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摘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人要教心,育才先育德。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品德的培养,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本文将就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理论、内容和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科学教学;德育渗透;思索和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我们山区的学生与外界的联系日益频繁,精华与糟粕如洪水猛兽般向我们校园涌来。也许是代沟的原因,学生的许多行为和我们的想法格格不入。最近校长室提出了“每个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各学科、每堂课都是德育主阵地”。而作为政教主任的笔者更应该好好地思考一下。
德育,这是一个永恒的教育主题。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的质量与稳定、年轻一代的品德养成与个人生存能力的形成……这种种要求和目标,都必须借助“德育”这杆大旗。而德育与课堂教学又无法完全分裂开来,它总是渗透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在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学生们的品德。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如何把德育渗透在科学课堂的教学中并且使之能起到积极作用,推动知识的学习呢?这是笔者在从事科学教学十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二、理论依据
1.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科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而当前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为中学生创造了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由于网吧、电视及其他传播媒体和社会上传播的一些不良信息时刻在侵袭着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不易形成健康向上的品德。而科学中许多内容正可以消除此不良影响,如吸烟、吸毒、酗酒的危害性,随意破坏植被、捕杀动物带来的后果等,都比其他学科进行教育的效果要明显很多。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2.教育学原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