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村振兴心得体会学生和感想 乡村振兴观摩心得体会和感悟(6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乡村振兴心得体会学生和感想一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做如下汇报

>

乡地处皖浙交界,与接壤,面积平方公里,辖村社区,人口万余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村位于我乡南部,是一个竹产业支撑型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3405人。近年来,我乡始终坚持以“争创省级新农村示范乡、打造最宜居住乡村”统揽全局,立足于乡域特色,认真谋划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有序地在全乡各村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村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三新一带动”,即全村竹产业新发展,农民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一是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扶持、指导和规范,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组,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并驻村指导组织实施;二是从政府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服务;三是明确了村两委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了村组户三级网络。现我乡已初步建立“政府指导,村组主导,全民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机制。

(二)明晰思路,科学规划

一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发展要求,结合村的村情,通过多次会议讨论和调查研究,并带领经充分论证后明确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争创全省一流,打造4a旅游景区”,并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来抓。二是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依托村文化生态资源的优势,先后编制了三个层次的规划:首先聘请专家编制了高起点的《村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尔后聘请专家编制了具体的景观节点开发、建设及保护性规划;围绕打造“三a”旅游景区目标,组织编制《村旅游发展建设总体规划》。同时,我们十分注重规划的权威性,严格按规划办事,将规划落到实处。

(三)完善机制,开拓创新

一是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体系。建造垃圾焚烧炉和垃圾中转站,聘请十名卫生保洁员和一名垃圾清运员,购置150个垃圾桶和十辆垃圾车,清运主要道路沿线和村庄内垃圾,购置200个小垃圾桶、10000多个垃圾袋,发放农户家中,与农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的三包责任制,实行垃圾袋装化,形成垃圾“户集村收村运村处理”的垃圾收集体系,达到村庄整齐整洁效果。二是加大庭院整治力度。建设“美丽乡村”农民群众是主体,全民参与是关键,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村民发放倡议书,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号召村民主动参与庭院整治工作中来,积极开展评选清洁示范户活动,对整改积极的,经验收达标合格的农户,采取“以奖代补”措施,全面提升村庄品味,使居民生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一是召开动员会,发动党员干部和村民组长做好示范;二是召开座谈会,邀请“三老”(老党员、老干部、老长辈)为美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三是上门入户宣传,对群众讲解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四是做好“三结合”,注重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注重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注重与幸福家庭建设相结合,形成“人人是美丽乡村形象,处处是美丽乡村环境”的良好氛围。

>

(一)政府指导是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证。乡政府抽调了由乡国土、城建、水务、林业、供电、环保等各个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分成征地拆迁、环境整治等五个小组,采取“3 1”工作法,驻村开展指导,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实施。

(二)项目支持是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的活力源泉。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由项目支持。我们先后争取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央财政资金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塘坝、河道治理项目;危房改造、新型墙体材料应用项目;沼气池项目;改水改厕项目;污水处理项目。正是借助于这些好项目、大项目,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才得以顺利实施。

(三)社会参与是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力补充。坚持市场机制,引导各类民间资金以不同方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有“感恩社会、回报家乡”的热情,都想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力量。在我们多方沟通协调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投资1000万元兴建观景平台、为主题的高端休闲产业项目,现已初显雏形。另外,还发动社会力量投资兴建现代农业展示园,让“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

>

(一)针对资金保障不足问题,我们将做到:一是继续争取项目扶持;二是乡、村自筹资金加大投入;三是社会集资提升品位;四是压缩开支开源节流。

(二)针对整体推进进度不快问题,我们将做到:一是实行乡村干部包保负责联系户,健全网络化责任体系;二是严格按照“3 1”工作法倒排时间表,推行逆向责任机制;三是做好周调度,试行党政领导督查暗访机制。

(三)针对建设中群众个人利益受损问题,我们将做到:一是党员干部率先做个“吃亏人”(在个人利益受损时做好榜样),树好榜样当个“干净人”(在个人利益受损时要已集体为重);二是继续做好宣传引导,做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三是继续坚持“以奖代补”,扩大奖励范围,提高奖励额度。

各位领导、同志们,虽然我乡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接下来,我们要以现场会的召开为动力,继续学习兄弟乡镇的先进经验,要对美丽乡村建设再研究、再创新、再提升。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创业增收生活美、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方针,凝心聚力,一定能把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集观光、休闲、度假、康健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村也必将成为一颗最璀璨的新星。

对于乡村振兴心得体会学生和感想二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监督工作计划的安排,6至8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方青带领由农业农村工委人员、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先后深入6个乡镇(街道),实地视察部分乡村振兴示范带及其建设项目。召集10个相关部门和东、中、西片12个乡镇(街道)及部分村干部、农业产业带头人进行座谈交流,台风“利奇马”过后又走访了两家农业企业,广泛收集我市乡村振兴工作情况以及对该项工作的意见建议,并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

自去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成立由50个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和7个专项工作组,出台五年实施意见,召开千人大会,保障资金要素,部门乡镇联动推进,以精品示范带打造和生态休闲产业带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示范带建设有序推进。编制完成12条示范带规划并分期实施,突出抓好24个产业带项目建设,截止8月底共完成投资11.75亿元。其中,雁山溪谷·秀丽田园示范带在去年通过温州市考核验收,山水雁楠等5条示范带建设进展顺利。

二是特色产业迅速发展。市政府启动了我市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乐耕清耘”的培育工作,铁皮石斛、茶叶、笋竹、花卉苗木、中药材等主导特色农业在各示范带得到蓬勃发展,雁荡山铁皮石斛成功亮相北京世园会;成功打造了下山头石斛田园综合体项目,大荆镇被列入20xx年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三是生态环境显著改善。300多个村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共创成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1个,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3个、特色精品村14个、达标村161个,温州美丽乡村标杆乡镇2个、样板村3个。

四是农村改革全面深入。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培育了6家温州“三位一体”典型合作组织,建立了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并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制度。

五是农民收入显著增长。坚持“项目为王”,依托“党建联盟”,多渠道推进村集体增收,去年和今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分别增长21.26%和21.67%。去年,示范带吸引游客30万人次,旅游消费6000万元。同时,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扶贫工作。

>

(一)基层对示范带建设认识存在偏差。目前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覆盖到的乡村较少且大部分位于乐清东部,面上其他乡村有失落感。不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不足,等靠要思想较严重。示范带普遍依靠财政资金支持,社会资本占比较低,乡村主体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示范带项目重建设轻管护现象比较突出,而且受土地指标限制,租地建设情况较为普遍,后续维护资金压力较大。

(二)农村产业仍然不大不强。

一是缺少大而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三产融合程度低。除铁皮石斛等少数产业外,各类农业主体大都仍处于低小散状态。农业种养加、农业 旅游 文化、森林康养服务、互联网 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

二是产业发展缺少资金支撑。不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村办公楼或者旧厂房出租,持续增收渠道少;一些山老区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自我造血功能低下,工商资本进入受区位因素、土地指标等限制较大。

三是农业抗风险能力低,超强台风“利奇马”给灾区种养业造成重创(全市合计直接经济损失35.38亿元,其中农业损失17.12亿元),非洲猪瘟使养猪业伤筋动骨。

(三)农村环境提升还需持续发力。

一是规划引领不够。乡村规划操作性不强,村居规模化调整之后,规划修编未及时跟上。

二是美丽乡村创建氛围不浓。美丽乡村建设进度偏慢,创成覆盖率较低。

三是农村环境整治还需提升。乡镇街道建城区之外的一些村庄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整治工程缺乏专业指导,工程质量难以保障。

此外,调研中反映较多的还有:农村人才严重缺乏,农技服务队伍力量薄弱;农村文化礼堂管理运行不到位,常态化活动难以持续。

>

(一)进一步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一是在干部配备管理上优先考虑农业农村。要配齐配强乡镇干部,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快乡村年轻干部的培养,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在要素资源配置上优先考虑农业农村。资金投入、用地配置、金融支持等政策要素都要向“三农”倾斜。特别是对调研中反映较多的农村产业用地需求问题,建议进行专项调查、认真研究。对一些农业临时设施的搭建、自产自销农产品加工

乡村振兴心得体会学生和感想 乡村振兴观摩心得体会和感悟(6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