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借用协议书怎么写 水源管理协议书(八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水源借用协议书怎么写一
开头呈现出了一个渔夫形象: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不由得眼前一亮,也不禁浮想联翩:桃花源会是什么样的呢?
继续往下读,桃花林展现在眼前。芳草萋萋,看起来新鲜美好,落花杂乱地躺在泥土上,一片粉红,令人神往。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为何会有小口?口里有光又是为何?口的那一边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渔人此时的想法也跟我一样,他丢下小船,从口进入,好不容易挤进去后,再走几步路,眼前的景象令我和渔人豁然开朗。
房屋整齐地排列着,良田、美池、桑竹应有尽有,田间的小路交错相通,家禽随处可见。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们在辛勤地劳作,有说有笑,小孩和老人都怡然自乐,这让渔夫很惊讶,当今世界的人是不会这样快乐的!
这里的人们看到了渔夫都大吃一惊,他们都纷纷请渔夫到他们家中做客,了解当今的朝代。经过一番周折后渔人离开了桃花源,读到这,我停了下来。细细品味着那里人们的热情好客,与一个村民说的一句话:不足为外人道也。我相信他们定不会完全信任渔夫,那他们要干什么呢?我继续往下读。
果不其然,渔夫找到了太守,请他派人随他前往桃花林他们寻着先前渔夫记下的标记寻找着他们定会找到的!我想。那么桃花源里的人会怎样呢?
可看到下面,我不禁皱起了眉,他们迷路了。这根本不现实!再看,南阳刘子骥也未寻到,这样的结局令我不解,我开始认为作者陶渊明并不是单纯地想去赞美桃花源,而是另有深意。
我们知道,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黑暗的,官场腐败,社会压抑人心,整个中国被黑云笼罩着。而陶渊明竟能写出如此仙境,那定是他的理想世界百姓安居乐业,没有压迫,没有悲痛。
真相渐渐清晰了,文章的结尾是再没有人寻到桃花源,也就暗示了他那样的时代,是不可能寻到这样一份光明的。陶渊明在理想与现实中徘徊,用理想来讽刺现实,用现实来击碎理想,这样看来,理想是敌不过现实的,这就是让陶渊明感到痛苦的原因。
或许理想能给我们带来心灵上的抚慰,但它在现实面前是如此的不堪一击。所以说,接受现实,勇于面对现实,甚至改变现实。或许理想能转变为现实。理想与现实,既相互对立又可相互转换,而这两种情况是以人们自身为基础的,而更深层次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寻。
让我们心中拥有桃花源,眼中拥有残酷的现实,看似矛盾,但实则是成功的重要法宝。
有关水源借用协议书怎么写二
桃花源位于湖南省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里。
前面有滔滔不绝的沅江,后面是绵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内古树参天,修竹婷婷,寿藤缠绕,花草芬芳,有石阶曲径、亭台碑坊装点,宛若仙境。
桃花源分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岭、秦人村4个景区,其中桃花山、秦人村为桃花源的中心,有桃花山牌坊、桃花溪、桃树林、穷林桥、菊圃、方竹亭、遇仙桥、水源亭、秦人古洞、延至馆、集贤祠等70余处景点。
寻访桃花源,一般乘车至桃花山牌坊下车。
桃花山牌坊在公路南侧,始建于1943年,后倾塌,1973年按原貌修复,坊上石刻,介绍了桃花山的概况。
牌坊横额上,饰有色彩斑澜的花和“桃花源”三个遒劲大字。
牌坊两边的大柱上,有"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
"对联一幅,概括了桃花源的主要景致。
过牌坊,上桃花山,迎面有一条水流不断的小溪,这是桃花溪。
溪的右侧,长着一片茂密的桃林,穷林桥便隐藏在这桃林的深处。
桃花溪一带的景致,有如《桃花源记》中的描述:“忽逢桃树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若在桃花盛开之时来到这里,可见桃树盖头,浓淡相间,有的鲜红如碧血,有的艳丽如姻脂。
千树万树,如织就的云锦,令人陶醉。
穿过桃树林,涉过穷林桥,可以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廊庑环绕的建筑,这便是桃花源内著名的菊圃。
菊圃是因为附近遍栽菊花而得名的,由于廊中有历代碑碣林立,所以又叫碑廊。
碑廊的尽头,为明代建造的方竹亭,体态浑厚,风格古朴。
有关水源借用协议书怎么写三
阳朔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南面。
阳朔,因为美丽,因为别致,千百年来这里留下了许许多多文人墨客的赞美名名;因为奇特,因为非凡,使阳朔更富盛名。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高度概括了阳朔自然风光在世界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阳朔地处中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境内山峰林立,平地拔起,千资百态,如人物、似走兽、若器皿、类飞禽,另具情趣,令人回味无穷,山上竹木繁茂,四季常青,山山有洞,洞洞奇美,洞中乳石遍布,晶莹剔透,如艺术长廊,似天然迷宫。阳朔的水清澈透明,绿水悠悠,如情似梦,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形容为“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美丽的桂林山水之精华所在地,整个阳朔恰似一座瑰丽多彩的大公园。
阳朔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得天独厚,其特别是:“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有名的风景点达250多处,景观集中,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中西文化交融。
阳朔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南面。地处东经110°13′~110°40′,北纬24°38′-25°04′之间,东与恭城县、平乐县交界,南与荔浦相邻,西与永福县接壤,北与临桂县、灵川县毗连。总面积1428.38平方千米。20xx年末有人口299434人,其中壮族、瑶族、回族等少数民族37760人。县治地阳朔镇。辖阳朔、白沙、福利、兴坪、葡萄、高田等6个镇金宝、普益、杨堤等3个乡,110个行政村。
阳朔建县始于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在今阳朔地置尚安县、熙坪两县,属荆州始安郡,为阳朔建县之始。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县治由阳朔迁至今阳朔镇。唐朝武德四年(620xx年),分阳朔县增置归义县,县治在今白沙镇旧县村北侧。与阳朔县同属桂州辖地。贞观元年(620xx年),撤消归义县并入阳朔县。为岭南西道桂州辖地。
五代十国阳朔为楚、南汉治地,属桂州所辖。北宋大观元年(1120xx年),改桂州为静江府,阳朔由静江府所辖。元朝十五年(1278年),改静江府为静江路,阳朔属静江路。明朝洪武初年,改静江路为桂林府,阳朔属桂林府。清朝,阳朔仍属广西桂林府。
民国二年(1920xx年)废府设道。阳朔属漓江道,次年六月改桂林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桂林道废,阳朔属桂林民团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三月改属桂林行政监督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四月改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三月属直隶省政府。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五月改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七月改属第十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25日阳朔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阳朔县,属桂林专区。1968年4月改称桂林地区。1981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阳朔划归桂林市管辖。1978年国务院批准阳朔为对外开放。
阳朔东北部和西部地势较高,为中山、低山盘踞,分布有黄壤、黄红壤、红壤、紫色土,是我县主要林产区。其中以东北部地势较高,最高峰松坪龙海拔1701米;西部次高峰为木湾岭,海拔1394米。石山星罗棋布,约56%为喀斯特地貌,无数奇峰平地拔起,遍布于江河两岸。特别是漓江两岸,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清澈见底的漓江水蜿蜒于丛山之中,江流成峡,山光水色相互辉映,景象万千,构成绮丽多姿的山水美景,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之称扬名于世界,成为祖国锦绣河山的一颗明珠,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人。境内中部、东部、南部地势平坦,水源条件好,是我县最主要的产粮区。在县内的中心地带有一块方圆150平方公里的丘陵,坡度较缓,土层较厚,土壤含钾高,是我县四大名果金桔的主要产区。
阳朔,中国旅游名县。历史悠久,人居历史逾五千年。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县,城史已有1410余年。阳朔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区南面,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9度。全县总面积1428.38平方公里,辖6镇3乡。全县人口30万,汉族占87%,其他还有壮、瑶、回、洞、苗等11个少数民族。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风景名胜区。
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大景观特色,造就了阳朔这方人间仙境,上帝的特殊恩赐,给予了阳朔富甲天下的灵山秀水。全县拥有奇特山峰2万多座,大小河流17条,8大景区,250多个自然景点和人文景观。迄今,已有世界上150多个国家,300多位总统、总理、首相、部长等到阳朔观光考察。
阳朔,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属桂林市管辖,县城距桂林市区65公里,独特秀美的山水风光得到了“阳朔山水甲桂林”的美誉(出自吴迈诗《桂林山水》)。建县始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余年。全县总面积1428平方公里,有耕地2万公顷。阳朔是汉族、壮族、瑶族聚居地,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
1960年,桂林市张益桂等在高田大坝岩、叫化岩发现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物陶沙片、石器、螺壳化石等。1982年桂林市文物考察队和县文物管理所开展文物普查,发现白沙镇扶龙村塘后山洞、葡萄乡下寨村英布山漏有新石器时代的夹砂陶片、打制石器、动物骨骼化石、螺壳、蚌壳化石堆积层。
熙平县城遗址位于兴坪镇狮子嵅内,建予吴甘露元年(265年),废于南朝梁代,前后共200多年。古城遗址群峰环绕,如天然城墙。遗址中残存的古砖古瓦碎片和墙基仍依稀可见。“老屋宅”、“跑马道”的名称也还在群众中流传。
归义县城遗址位于白沙镇新寨村旁。唐武德四年(620xx年)置,贞观元年(620xx年)废。遗址为正方形,有东、南、西3门。城墙为土筑,现存高约3米,厚约6米,周长约800米。城内除东北角有2户人家和1个小果园外,其它开辟为农田,面积30余亩。
古乐州城遗址在福利双桥村南漓江边数十亩稻田之处。置于唐武德四年(620xx年)。城南为白面山,北为双桥树,西北临马头江。城墙土筑,除东西两段崩塌外,其余较完整,开东、西、北3门,城墙厚6米,高约5米,周围长700米。古城北郊,现留存有有凿马槽10余个。传为当时的马棚。
元至正七年(1347年)始筑阳朔城垣,开四门。明、清两代继续增高完善东、西,南、北城墙。民国拆城墙以筑碉堡,至解放前夕,东城墙保全,南城墙基本完好,西城墙仅存一小段。当时县城东西约500米,南北约900米,居民不满300户。建国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多次拨款修缮,使城区扩大数倍,面貌焕然一新。东城墙予1979年拆除,辟为旅游停车场和滨江大道,现保存南薰门和一小段城墙,青阳门照原样东移8米,城门上用钢筋水泥结构改建帜江楼。
有关水源借用协议书怎么写四
桃花源位于湖南省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里。
前面有滔滔不绝的沅江,后面是绵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内古树参天,修竹婷婷,寿藤缠绕,花草芬芳,有石阶曲径、亭台碑坊装点,宛若仙境。
桃花源分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岭、秦人村4个景区,其中桃花山、秦人村为桃花源的中心,有桃花山牌坊、桃花溪、桃树林、穷林桥、菊圃、方竹亭、遇仙桥、水源亭、秦人古洞、延至馆、集贤祠等70余处景点。
寻访桃花源,一般乘车至桃花山牌坊下车。
桃花山牌坊在公路南侧,始建于1943年,后倾塌,1973年按原貌修复,坊上石刻,介绍了桃花山的概况。
牌坊横额上,饰有色彩斑澜的花和“桃花源”三个遒劲大字。
牌坊两边的大柱上,有"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
"对联一幅,概括了桃花源的主要景致。
过牌坊,上桃花山,迎面有一条水流不断的小溪,这是桃花溪。
溪的右侧,长着一片茂密的桃林,穷林桥便隐藏在这桃林的深处。
桃花溪一带的景致,有如《桃花源记》中的描述:“忽逢桃树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若在桃花盛开之时来到这里,可见桃树盖头,浓淡相间,有的鲜红如碧血,有的艳丽如姻脂。
千树万树,如织就的云锦,令人陶醉。
穿过桃树林,涉过穷林桥,可以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廊庑环绕的建筑,这便是桃花源内著名的菊圃。
菊圃是因为附近遍栽菊花而得名的,由于廊中有历代碑碣林立,所以又叫碑廊。
碑廊的尽头,为明代建造的方竹亭,体态浑厚,风格古朴。
有关水源借用协议书怎么写五
尊敬的市领导:
您好!
我是一名小学生,我之所以给您写建议书,是因为我发现有些工厂的废水都没有经处理直接流进大海,这样不但影响海里的生物,还会影响大气,降下酸雨,造成恶性循环。所以,我想给您提一些建议。
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认为排点儿废水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据统计,平均一家普通工厂排出的废水就有3吨左右。这才只是一家,十家就是30吨,一百家就是300吨,一千家就是3000吨,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这才只是一天,如果这3000吨废水全部排进大海,结果会怎样呢?后果不堪设想。调查发现,许多工厂都没有环境保护意识。这说明,提高人们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加强保护环境的宣传至关重要。
其实,一些工厂随便排放废水也是有原因的。废水处理厂离工厂太远,用卡车运废水价格太昂贵了。再说,那么多废水得运多少次呢?还有一些工厂的负责人为了一己私利,糊弄上级领导,说污水已经处理,其实却没有。曾有一家工厂,为了盈利,居然从城墙上硬生生的钻了一个大洞,神不知鬼不觉的排放污水。这已经不是污染环境的问题了,这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这没有任何保障的钻洞,如果洪水来临,城墙极容易坍塌。
对此,我想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不定期检查各工厂的排废水情况,不让他们有所防备,随时抽查。
第二,在附近设立排污设备,让他们免去麻烦。
第三,每月都评出实施效果最好的工厂,并设立奖项,这样做是为了提高人们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还有一点,就是悬挂保护水源的标语、保护水源的宣传画,提高人们对保护环境的认识。
希望您能采纳我的建议。
此致
敬礼!
建议人:xxx
日期:20xx年x月xx日
有关水源借用协议书怎么写六
桃花源位于湖南省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里。
前面有滔滔不绝的沅江,后面是绵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内古树参天,修竹婷婷,寿藤缠绕,花草芬芳,有石阶曲径、亭台碑坊装点,宛若仙境。
桃花源分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岭、秦人村4个景区,其中桃花山、秦人村为桃花源的中心,有桃花山牌坊、桃花溪、桃树林、穷林桥、菊圃、方竹亭、遇仙桥、水源亭、秦人古洞、延至馆、集贤祠等70余处景点。
寻访桃花源,一般乘车至桃花山牌坊下车。
桃花山牌坊在公路南侧,始建于1943年,后倾塌,1973年按原貌修复,坊上石刻,介绍了桃花山的概况。
牌坊横额上,饰有色彩斑澜的花和“桃花源”三个遒劲大字。
牌坊两边的大柱上,有"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
"对联一幅,概括了桃花源的主要景致。
过牌坊,上桃花山,迎面有一条水流不断的小溪,这是桃花溪。
溪的右侧,长着一片茂密的桃林,穷林桥便隐藏在这桃林的深处。
桃花溪一带的景致,有如《桃花源记》中的描述:“忽逢桃树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若在桃花盛开之时来到这里,可见桃树盖头,浓淡相间,有的鲜红如碧血,有的艳丽如姻脂。
千树万树,如织就的云锦,令人陶醉。
穿过桃树林,涉过穷林桥,可以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廊庑环绕的建筑,这便是桃花源内著名的菊圃。
菊圃是因为附近遍栽菊花而得名的,由于廊中有历代碑碣林立,所以又叫碑廊。
碑廊的尽头,为明代建造的方竹亭,体态浑厚,风格古朴。
有关水源借用协议书怎么写七
尊敬的市领导:
您好!
我是一名小学生,我之所以给您写建议书,是因为我发现有些工厂的废水都没有经处理直接流进大海,这样不但影响海里的生物,还会影响大气,降下酸雨,造成恶性循环。所以,我想给您提一些建议。
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认为排点儿废水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据统计,平均一家普通工厂排出的废水就有3吨左右。这才只是一家,十家就是30吨,一百家就是300吨,一千家就是3000吨,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这才只是一天,如果这3000吨废水全部排进大海,结果会怎样呢?后果不堪设想。调查发现,许多工厂都没有环境保护意识。这说明,提高人们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加强保护环境的宣传至关重要。
其实,一些工厂随便排放废水也是有原因的。废水处理厂离工厂太远,用卡车运废水价格太昂贵了。再说,那么多废水得运多少次呢?还有一些工厂的负责人为了一己私利,糊弄上级领导,说污水已经处理,其实却没有。曾有一家工厂,为了盈利,居然从城墙上硬生生的钻了一个大洞,神不知鬼不觉的排放污水。这已经不是污染环境的问题了,这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这没有任何保障的钻洞,如果洪水来临,城墙极容易坍塌。
对此,我想提出几点建议:第一,不定期检查各工厂的排废水情况,不让他们有所防备,随时抽查。第二,在附近设立排污设备,让他们免去麻烦。第三,每月都评出实施效果最好的工厂,并设立奖项,这样做是为了提高人们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还有一点,就是悬挂保护水源的标语、保护水源的宣传画,提高人们对保护环境的认识。
希望您能采纳我的建议。
建议人:耿诗妲
有关水源借用协议书怎么写八
亲爱的各位朋友们: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珍惜、节约资源时喊的一个口号。可是,又该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节约资源呢?为什么要大力推荐节约呢?下面请听听我的心声吧!
先说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平方米左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水量为2100多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就有400多座缺水。特别是西部地区缺水非常严重,一些山区地方连人、畜饮水都非常困难。
我国的用水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所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比如:用完水后,要拧紧水龙头,以免造成"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浪费现象,如果发现水龙头坏了,要及时修理,避免损失大量的水,大家也别小看废弃的电池,因为一粒纽扣电池会污染600吨的水,如果你把它扔到水里,水将无法饮用。我们应该把电池收集起来,送往回收站,这样既可以避免污染水源,又使电池得到回收,一举两得。大家不能只是口头说说而已,要行动起来呀!
不仅仅要节约用水,还要节省森林资源。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只有18.21%,相当于世界森林平均覆盖率的61.52%;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分别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森林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
这就是森林资源向我们发出的警报!我们要节约利用森林资源,首先,不能乱扔稿纸,也不拿没写过的纸张折飞机之类的小工艺品,更不要乱砍乱伐,任意践踏花草树木,要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不使用一次性的东西,如纸杯、木块等等。在学校,我们要建立"绿色银行",捡起以前丢弃的纸屑、小手帕等。外出就餐时,自带勺子、筷子。同学们,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节约利用我们有限的森林资源。
我们生活中到处都离不开电。电,给我们带来各种便利,但是我们要节约用电,因为电几乎是由烧标准煤产生的,而在我国储藏的煤只够开采120xx年了!大家想想,120xx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该怎么办呢?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电。首先,从自我做起,我牢记"人来灯开,人走灯灭",盛夏时节,开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适合就可以了。平时的照明灯,尽可能用节能灯,因为普通灯泡把大量的电能转化为了热量,只有小数转为光线,而节能灯把电能几乎转化为了光明。
"珍惜资源,崇尚节约",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为了我们的明天更美好,请快快行动起来吧!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是地球母亲,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春天。4月22日,当第37个"世界地球日"踏着春天的舞步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善待地球母亲,应该怎样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万里春光。
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是这个春天的主旋律。
但是,当前在我国,无论土地资源还是矿产资源,其保护、利用和永续利用的形势,都不容我们乐观。我们不得不问一问:地球的春天,是永远的吗?
尽管我们实行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可在一些地方,乱占乱用农地和基本农田的事,还时不时地发生;我们大大小小的城市,由钢筋混凝土铺就的"大饼",仍在一个劲儿地向四面八方扩张,吞噬着周围的万顷粮田……
尽管矿产资源供给已经成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瓶颈,可在一些地方,以浪费和破坏资源为标志的无证小矿山,仍在不停地乱采滥挖;即使在大矿山,"吃一半扔一半"的粗放开采方式也还在继续;乱堆乱放的尾矿,不但使本来可以利用的矿产资源惨遭抛弃,还可能在雨季形成泥石流,变为摧毁田地、庄稼和百姓生命财产的杀手;矿山采空区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缝,不但使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也威胁着他们的居住安全;我们本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可生产和生活用水还在被随意地挥霍着,珍贵的地下水被过量开采或者污染着;我们的能源已经十分短缺了,可雨后春笋般新建住房的粗放供暖,仍在浪费着油和煤炭资源……
在土地、矿产资源供求全面紧张的今天,我们必须改变国土资源利用粗放、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现状。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要求我们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广阔的世界眼光,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期间国家立下了几个必须达到的约束性硬指标:耕地保有量保持1.2亿公顷,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预期性)。现在,各级政府和企业正在为实现这些目标努力,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为实现这些目标努力。资源短缺、能源危机就在我们身边,"电荒"、"油荒"、"煤荒"、"水荒"等等,正无时不刻在困扰着我们。珍惜资源靠你我他。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使我们摆脱快速发展中的资源困境,走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
珍惜资源,保护资源,节约资源,人人有责。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一切自然资源,使我们的家园年年春光灿烂……
水源借用协议书怎么写 水源管理协议书(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