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党工委创建基层红旗单位先进事迹三八红旗手集体先进事迹街道党工委创建基层“红旗”单位先进事迹2009年以来,街道党工委以创建“十面红旗”活动为载体,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水平的新路子,有力地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并取了一定的成绩。其主要做法是:一、强化领导,做到“三个到位”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社区党建工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实施方案,同时10个社区党支部也实行责任到人,构建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党建工作网络。通过实施强力举措,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去年以来街道党工委通过召开动员会、工作协调会、进度汇报会等30余次专题会议提高参与率,充分利用黑板报、阅报栏等阵地,通过发放《致辖区党员的公开信》、《倡议书》,开办居民论坛等多种途径加大宣教力度,调动广大党员参与社区党建的积极性。二是责任到位。通过定目标、定任务、定措施、定时间、定责任人的“五定”办法,明确了街道党工委书记为创“红旗”活动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并建立了责任制和奖惩办法。三是措施到位。班子成员坚持深入社区开展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因地制宜制订创建活动实施办法,由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街办各科室分类指导,要求拿出的工作方案思路对头、方法对路、措施得力。二、扩大影响,不断创新“三项载体”在创建“十面红旗”活动中,为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扩大社区党建工作覆盖面,街道党工委注重创新工作载体。1、全力创新组织载体。在建立和健全社区党建工作委员会、党建联席会等党建工作载体的同时2009年5月,在全省率先建立了23个楼栋党小组,目前,街道10个社区已建立了204个楼栋党小组,将辖区2955名党员编入各小组参与社区建设,为协管党员、参管党员在八小时以外发挥先进模范作用提供了用武之地。此外,我们还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努力扩大社区党建工作覆盖面,先后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有限公司、百货有限公司成立了党支部。2、大力创新服务载体。街道党工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一是组织党员开展公益性服务。街道党员干部与特困户结了27对帮扶对子,2009年以来走访了低保户243户,先后帮助60多名下岗或困难群众联系解决了就业问题,为辖区1055人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保障金额达71237元,使生活困难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二是根据社区党员的职业特点、个人特长,组织300余名党员志愿者以党员活动日形式,开展了为民、便民、利民服务。三是以社区日常事务为切入点,把党员活动与社区工作紧密结合,既注重让党员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又要求党员在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创卫等方面成为居民群众的旗帜和榜样。3、努力创新文化载体。街道党工委以全面实施“文明社区工程”为契机,积极推行“共驻共建”,力求实现“资源共享”,邀请驻地单位参与社区文化建设。2009年以来,我们先后与市旅游局、管理处、市武警船队、学校等单位联合举办了近20次“共建社区文明”、“社区文化周”、“社区文化节”等活动,开辟了、等文化广场,通过露天电影、纳凉晚会、歌咏比赛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文体活动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增进了单位与社区之间的友谊,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三、构建新格局,逐步建立“三项制度”我们围绕创建“十面红旗”活动,实施“凝聚力工程”,通过建立“三项制度”,逐步营造了干群关系融洽、人际关系和谐、安全文明祥和的社区氛围。1、建立贴近群众的工作制度。通过建立家访、谈心、接待日制度和问卷抽样调查等方式,主动、及时、准确地掌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群众的情绪、愿望和需求,科学制订计划,实施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解决了500多件诸如下水道堵塞、小街小巷乱停乱放、社会治安等与群众利益相关的问题。2、建立宣传教育工作制度。以市民学校为载体,以社区业余党校、社区党员活动室、社区理论学习小组为阵地,采取授课、辅导和电化教育等多种手段,组织社区党员学理论、学科技、学文化,配合中心工作开展法制教育、健康教育、科普教育,积极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