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的独特优势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摘要】从党团组织、班级建设、社团活动、学生组织、心理疏导、制度建设等六个方面探讨如何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的独特优势来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关键词】主体性德育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班级心理疏导制度【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C-0043-02学生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是团结和凝聚广大学生的坚实力量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群体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顺应了大学生个性发展特点,体现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在高职院校德育中,可依托党团组织,巩固班级建设基础,用文化支撑社团活动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载体,做好心理疏导保障作用,以制度建设为平台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的独特优势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可从以下方面展开:一、以党团组织为依托,确立主体性德育的导向现阶段,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原先的班级制度已经变得相对松散,传统的以班级作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一个迅猛发展的学生社团是当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社团是高职院校现阶段重要的文化延伸之处。因此大力发展以党团组织为依托的德育新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一个家庭只有拥有相同的奋斗理想以及共同的期望才能成为和谐美满的家庭。相比较高校和谐氛围的建设也是如此,高校领导应该注重学生在接受以及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理想,但是在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只有依存着社会环境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在树立正确的社会理想是培养学生树立准确无误的政治抱负的前提条件,党团组织的社会作用才能得到最终的发挥。为此,高职院校党委组织应不断开展党务工作,大力发展优秀团员加入中国共产党,注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并且每年举办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班,不断提升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丰富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一些基本知识。也因此而扩大学生加入共产党的影响力,号召学生热爱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让和谐之风吹遍校园的同时也可以吹到每以为公民的心中。与此同时,学校的学生党支部还要对学生党员进行基本的审查,杜绝学生在加入共产党后有不良风气的形成,不断增强学院党团组织的凝聚力以及吸引力。二、以班级建设为基础,夯实主体性德育的根基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就是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活动,通过班级为载体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养成自我教育以及自我管理的基本能力,除要注重自身的良好学风之外,还要注重加强学院本身的宿舍文化建设工作,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学生生活学习方面,要在现有的宿舍评比体系引入创新的评价体系,并且将“卫生,文明,安全,和谐,勤奋”的五项内容作为评比的重点内容,将现阶段的宿舍文化评比推向一个新的领域,从而使得学生宿舍建设朝着一个全新的方向前进。通过一定时间的推广以及实践,星级宿舍评比工作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中推广这类评比工作,不仅为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些许色彩,更是从让学生在此类评比工作中自我成长,形成和谐良好的学习风气。除将宿舍文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主体性德育评价模式平台外,还要以班级建设为基础,深入学生内部,站在学生自身的角度不断夯实主体性德育的根基。应构建目标明确、形式新颖的评价体系,不仅将宿舍文化建设体系延伸至班级,而且进一步提升了班级的凝聚力。评价体系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基础部分,就是将每个班级一个学年的迟到率,旷课率等基础数据进行汇总,通过数据的形式向各个班级呈现学校整个学校的综合表现状况,并且对表现良好的班级进行表扬鼓励。第二个部分是考验班级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可以利用班级之间的小游戏来增进班级成员之间的友谊,从而更好地进行接下来学习生活。最后一个部分是通过一定形式进行班级风采的展示,利用一层一层的选拔形式,选拔出全校具有独特班级优势的班级。这样一来,不仅鼓励各个班级发掘自身的主体优势,还能宣扬学院的班风学风,构建具有优势主体的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