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背景下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的途径探索【摘要】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和战斗堡垒。学生党支部是否有活力事关党与青年群众是否同心同德,对于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功能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基于项目前期以宜宾学院为例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由点到面,深挖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现状,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大背景,从支部内部建设出发并结合当前外部有利条件和有利环境,探索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的有效途径,深化党内教育,努力实现让支部成员思想活起来,组织建设活起来,学习内容活起来,活动形式活起来,为高校基层党建注入最鲜活的力量。【关键词】“两学一做”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基层党建【课题项目】本文系宜宾学院2017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项目编号:2017SZ06)成果。【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0-0069-02学生党支部建设一直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学生党支部是否有活力事关党与青年群众是否同心同德。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提升建设对于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功能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更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2017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更是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建党紧密结合的有力抓手,是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举措,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同于新媒体、微时代、新形势等外部环境,它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从支部内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并准备了更全面更有方向性的外部环境。一、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现状调查为更好地把握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现状,项目前期的调查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基于文献资料法,中国知网检索“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文章有3464篇,检索“党支部活力”的文章112篇。发表“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文章均在阐述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前提下,基于不同视域讨论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诸如党员意识薄弱、缺乏活力、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强、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创新不足、思想政治素养有待提升、内外部交流欠缺等,并寻求针对性解决办法和策略。发表“党支部活力”的文章则重点针对学生党支部缺乏活力的现象,结合新形势、新媒体、微时代等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之前的研究主要从外部环境和条件着手寻求解决办法,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如何激发支部的内部活力,再结合外部有利条件和有利环境更好地开展支部建设才是本项目研究的重心。基于问卷调查法,项目成员借助于问卷网精心设计问卷,从入党动机、支部内部建设、创新型支部建设、支部活动形式、支部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设计10个问题,深挖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现状。以宜宾学院为例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近300份有效问卷,经汇总、归纳、和分析回收的问卷数据,获得第一手实证研究资料作为支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现状仍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部分支部成员入党动机不明确。缺乏正确的或者明确的入党动机将直接导致支部成员对支部建设缺乏动力和热情,影响支部日常活动开展效果达成度。(2)支部建设重视程度高,但活动开展力度不够。支部内目前仍主要以集体学习讨论为主,活动开展形式较为单一,缺少学习资料,缺乏学习机制,学习内容空洞乏味。(3)支部活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