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党员提升党性修养发挥先模作用的思考与实践摘要:在我党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成为当下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增强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发挥其先模作用也日益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遵循科学创新的原则积极探索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途径,从而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关键词: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先模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校大学生将全过程参与”。[1]大学生党员作为学校党组织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增强其党性修养,发挥其先模作用是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接班人的重要途径。随着学生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学生党员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也越来越成为高校党支部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针对学生党员的特殊性以及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探索增强学生党性修养的实践路径是当前高校党组织的一项重要课题。一、新时期学生党员增强党性修养、发挥先模作用的必要性1.基于高校学生党员特殊性的思考高校学生党员是青年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全国党员队伍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首先,学生党员具有“学生”和“共产党员”双重属性,他们既要有大学生共性的素质要求又要有党员基本素质的特殊要求,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高校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养成。其次,在心理层面,也呈现积极心理与消极心理并存的双重性。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在信息技术充分发展的大环境下,功利化倾向、价值观念多元化、意识形态分化等都对当今学生党员提出了挑战,高校大学生正值青年中期,生理、心理等急剧变化,充满着特殊的矛盾现象,尽管复杂的社会环境造成了大学生党员心理素质的多样化和多变性,但另一方面,学生党员的思想和心理的可塑性较强,必须通过积极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党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随着高校党委对学生党建工作力度的加大,学生党员数量不断增加,学生党员的素质也显著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意识到当前高校学生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学生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理想信念不坚定,表现为以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为核心的功利性色彩。习近平曾指出“发展新党员,必须认真分析入党动机,严格掌握标准和程序,确保质量,切忌带病入党。”[2];再者是入党材料繁杂且雷同现象严重,死板和教条让规范的发展程序变得没有太多实质性内容;学生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目前部分学生党支部主要是发展学生党员,而如何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则无从谈起;虽然党员比例提高,但党员的党性意识不强,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随着党员的增多,党员的党性修养反而降低,很多学生党员混同于普通学生,没有在广大学生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高校学生党员增强党性修养、发挥先模作用的重要意义增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发挥先模作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党员积极的精神风貌和实际行动能够营造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在广大学生群体中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学生党员队伍素质,保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能够把要求进步的青年学生党员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另外,发挥大学生先锋模范作用也是增强其自身素质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二、学生党员增强党性修养、发挥先模作用的实践路径创新党的先进性的体现在其指导思想、阶级基础、服务宗旨等方方面面,同时党的先进性又是具体的,历史的,在新时期,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涵义,面临着诸多挑战,针对学生党员群体的特殊性、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积极探索推进学生党员增强党性修养,发挥先模作用的实践路径创新。1.构建教育、管理和监督结合的可持续性培养模式毛泽东曾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3]短期内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