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教科研培训感悟(四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推荐教科研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一遵照学校“三个提升”的工作思路,以校本教研和教师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紧密围绕教研常规和课堂教学效率两个主题,扎实开展各项教研活动,促进我校的教科研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增强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二、具体措施1、继续做好教科研常规工作,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①提前谋划,注重导向,开好学期初、中、末三次教研工作例会。②强化过程管理和监督,搞好学期中、末两次教科研常规检查和通报。③及时把握动态,努力做好各级各类教科研信息的及时收集、发布和活动组织工作。④继续做好教师继续教育的报名、组织、检查和验收工作。2、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力度①继续做好针对新教师和年轻教师开展推门听课和课堂教学视导活动等工作。②进一步发挥教师协作组的优势作用,突出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③努力搭建教师业务素养锻炼和展示平台,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活动。3、强化教研组与学科建设工作①搞好教研组长换届工作,努力健全一支责任心、组织能力强、业务能力过硬的教研组长队伍。②充分利用“一周一公开课”平台发挥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③重点规范教研组集中主题活动。在以学校大课题研究工作带动的同时,发挥教研组系列小课题作用,全面营造校园研习氛围,提升教师专业研究能力。4、协助各年级部做好备课组管理服务和考核工作①根据年级部及备课组的总体活动方案,做好学期初备课组划分、备课组长选定及备课组每五周两次的集体备课活动模式和内容的规定等服务工作。②结合各年级部的实际工作需要,完善备课组建设与考评制度。③配合各年级部做好与教科研相关的其他工作。推荐教科研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二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想要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更好地成长,不仅要有勤于反思的习惯,还要有勇于确立成才目标的意识。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为此,我为自己制定了教科研计划,来不断激励自己进步。一、业务学习我会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完善知识结构的主要途径就是学习和钻研。向书本学:多读书,勤做读书笔记,遇到问题查资料,多思考;向别人学:积极参加组教研活动,“三人行,必有我师”,多请教,多讨论;知识性的东西,有疑惑的地方就问;多参加科研培训活动,了解教育最前沿的信息、最新的理念,学习专家独到的见解、鲜明的观点和实际的做法,拓宽自己的视野,并对照自己的教学,通过讨论、评课、反思,来促进自己的教学能力的提高。二、教研专题本组共有4名教师,袁长赞和闫保群第一次教数学,对教材不是很熟悉,为此,我们通力合作,以学校开展的“深化教材解读”活动为载体,展开教研活动,设立了“精解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专题,围绕专题我们计划如下:实施目标:本学期的教材解读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将以课例为载体,进行解读,即在解读后,进行讲课,以验证深化解读。经过课堂实践,使得教师对如何把握教材、如何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会深度思考、不断琢磨、反复改进,从而切实提高教师研究和使用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质量。实施措施:(1)整体研读:由组长组织进行教材的整体梳理,以组为单位组织上网或看光盘进行教材培训,整体通览把握教材。包括课标理念,年段目标,本册教材的内容、目标。(2)个人解读:每个人精解本人所选单元教材内容,精备每一课时教学内容;为了使解读教材活动进行得更有效,对每人需要解读的单元,必须提前认真通读教材和教参,包括例题和习题,能够说出自己对教材例题和习题设计安排的理解,也可以说出一些困惑拿出来和大家探讨。(3)集体研读:一人主讲,组内进行集体研读;(4)个人创新:集体研读后,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及本班学生实际情况修改教学设计;(5)课例展示:每位教师从自己解读单元内容中选择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