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教育促进农业高校学生党建新模式探析[摘要]高校育人的基础是党建工作。农业高校党建工作更应该创新工作模式,服务农业院校培养现代农业人才的需要,顺应国家农业发展大势,提高针对性和时效性。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政治立场及政治素质的关键渠道,与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共通之处。以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形势与政策教育促进学生党建工作模式为例,分析了农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形势与政策教育促进农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优势,探究形势与政策教育促进农业高校学生党建新模式,以期为新形势下农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新思路。[关键词] 农业高校;学生党建;形势与政策教育 [中图分类号]C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 ( 2018)05-0053-022016 年 12 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义上指“出: 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 这也为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育人的基础是党建工作。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等农业院校纷纷抓住机遇,探求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与此同时,作为高校育人基础的党建工作则更应该创新工作模式,服务农业院校培养现代农业人才的需要,顺应国家农业发展大势,增加高校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世界观、政治立场及政治素质的必修课,它不仅肩负着向学生介绍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现状的任务,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会分析研究其特点和规律,用实际行动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一定意义上说,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要求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理念不谋而合。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积极探讨利用形势与政策教育促进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紧密结合当前农业发展的政策方针,以培养高农业素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着力突破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立足现代农业发展的形式和要求,与时俱进地创新农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以期为新形势下农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新思路。 一、农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党建教育形式单一,活动内容创新性不足目前,许多农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不能顺应 95 后,乃至 00 后的学生特点,未能顺应当代农业高校培养人才的特点和校园文化的需求,教育形式过于陈旧,内容不够丰富,受教育面窄,还多采用开会、听报告、学文件等形式,严重影响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二)对有入党意愿的学生培养教育工作不足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中,入党申请书的递交率接近80%,说明大多数学生是愿意向党组织靠拢,但入党申请者的业余党校培训只有一次,被确定为人党积极分子的同学才能参加每学期一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而未被纳入入党积极分子,且同样有入党意愿的学生来说,党组织章程、文件、政策的教育活动几乎为零,这样大大削弱了学生入党热情和理论体系教育。(三)学生党建工作队伍薄弱,流动性较大许多农业高校多重视教学科研工作,对学生党建工作重视不够,且学生党建工作繁重,使得师资队伍相对薄弱。根据每年学校基层党建数据显示,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流动性較大,学生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以及各院系分管学生组织发展的副书记均在不断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学生党建工作的延续性。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促进农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优势(一)农业高校育人特点决定学生党建工作要紧贴形势与政策教育进入新世纪以来,自 2004 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连续 14 年聚“”“”焦农业、农村和农民,凸显出 三农 问题在中国 重中之重 的地位。现代农业建设急需一大批新型人才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动力保证,否则,现代农业建设将举步维艰。作为培养现代农业建设人才的农业高校在培养人才的全过程中要吃透中央文件精神、充分理解国家政策对人才的要求。高校育人,党建为先,农业高校的党建工作应以此为契机,着重培养青年学生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紧贴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