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 知情意行 ,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摘要]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当前,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总体向好,但在部分党员干部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理想信念动摇和缺失的问题。从心理结构要素看,认知模糊、情感淡漠疏离、意志的缺乏和行为的失范是造成理想信念动摇和缺失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夯实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激发理想信念的动力源泉、筑牢理想信念的保障、把握坚“”定理想信念的关键,构建 知情意行 四个方面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心理机制,是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的有效路径。[关键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 知情意行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19)03—0078—05[作者简介]刘晓艳,女,硕士研究生,池州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理想信念影响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是共产党人战胜艰难险阻取得辉煌成就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的使命更需要理想信念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1]在此背景下,了解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现状,探讨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路径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必要。一、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现状分析围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这个主题,我们主要采取网络问卷调查,对市委党校 3 个主体班的学员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共有125 名学员参与,主要是县处级和科级领导干部,其中 113 名学员完成了问卷,12 名学员没有完成问卷,参与率为 90%。完成问卷的学员中男性 87 人,女性 26 人;党龄在 5 年以下的 2人,6—10 年的 8 人,11—15 年的 19 人,16 年以上的 84 人。考虑到本次调研样本数量不多,因此,在网络问卷调研的同时,辅之以座谈交流、访谈和参阅文献的方法,尽量弥补不足,以增强调研情况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一)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总体向好从总体看,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状况是积极健康的,特别是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党员意识淡薄的现象,已经受到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也围绕党员意识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调研中,有 25%的受访者认为党员意识淡薄的现象有了很大改变,73%的人认为有所改变。在调研和座谈中,有超过 95%的党员干部普遍认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有 87.5%的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为共产党人的共同信仰非常坚定,说明党员领导干部对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绝大多数是有明确认知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能够正确对待利益得失,工作尽职尽责,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中发挥了坚强有力的骨干作用。(二)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缺失尽管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坚定积极向上的,但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 8900 多万党员中,大约有97%以上的是解放以后入党的,不足 3%的党员是解放以前入党的。解放以前和解放以后入黨的区别在于解放以前入党的党员可以说经历了血雨腥风的洗礼,理想信念比较坚定。解放以后入党的党员从严格意义上说没有经过真正的党性锻炼,理想信念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动摇或缺失。在受访的党员干部中,有 5%的认为当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现象非常严重,71%的认为比较严重,19%的认为一般,只有 5%的认为当前理想信念缺失现象不严重。这说明大家普遍认同当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的现状。而理想信念的缺失在现实中的主要表现,按照调研结果的先后顺序分别是脱离群众、享乐主义盛行、政治纪律松懈、以权谋私、封建迷信和腐化堕落。这些表现在现实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果这些现象一旦呈蔓延之势,就会葬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绝不是危言耸听。因此,对于是否应该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有 99%的人都认为很有必要。这些数据表明,广大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缺失现象有着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二、心理结构要素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影响现代心理学的理论表明,人类一切有目的的实践活动都必定要和个体的精神和心理具有一定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