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搬迁安置方案(4 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避险搬迁安置方案篇一 一、地灾点的状况:滑坡体后存在一条长约 40m,宽约 60m,土方量约 9600m3,滑坡方向 98°,甲地自然村位于滑坡体的下方。二、开展动员宣传:召开甲地自然村全村户主大会,向群众讲解该村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严重性及后果,但在筹备动员搬迁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阻力是由于群众经济存在差异有的肯搬有的不肯搬,针对这种情况,把村两委成员和国土所所长、村建所所长、民政办主任、新亭村包村干部分成三个动员小组,包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积极向他们宣传地质灾害产生的严重后果及党委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政策,经过动员群众都同意搬迁并与村委签订了协议书。三、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政府办文书,国土所所长、村建所所长、民政办主任、新亭村村民主任、新亭村包村干部为组员的搬迁安置领导小组。四、确定搬迁对象:新亭甲地自然村 28 户 122 人。(具体名单附后)五、筹集资金拼盘:安置点的建设资金以群众自筹为主,据测算总投资应 268 万元,自筹 200 万元,缺口资金 68 万元。六、搬迁计划安排:搬迁时间为 20xx 年 3 月 16 日至 20xx 年 12月 31 日,4 月底完成安置点的平整,7 月底完成地基,10 月底至少完成一层的建筑结构,12 月底整村搬迁完毕。七、搬迁安置点:根据群众自愿的原则,就近选择在前甲地旁“”处安置,该安置点的土地是水田, 五通 比较方便。经规划拟建房层数统一为二层;第一层为砖混结构,第二层为砖木结构,同时做到人畜分开建设。八、迁后土地整理:整村整迁后进行旧村土地整理,实行复耕,预计可整理土地 20 余亩。 避险搬迁安置方案篇二县地处省西北部高山峡谷区,地势西南高,东南低,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沟深谷夹,岩体破碎,降雨集中,属地质灾害易频发区,地质灾害涉及全县 14 乡 1 镇 181 个行政村,具有点多、面广、灾种齐全、规模大、爆发频率高和难以治为组员的搬迁安置领导小组。四、确定搬迁对象:新亭甲地自然村 28 户 122 人。(具体名单附后)五、筹集资金拼盘:安置点的建设资金以群众自筹为主,据测算总投资应 268 万元,自筹 200 万元,缺口资金 68 万元。六、搬迁计划安排:搬迁时间为 20xx 年 3 月 16 日至 20xx 年 12月 31 日,4 月底完成安置点的平整,7 月底完成地基,10 月底至少完成一层的建筑结构,12 月底整村搬迁完毕。七、搬迁安置点:根据群众自愿的原则,就近选择在前甲地旁“”处安置,该安置点的土地是水田, 五通 比较方便。经规划拟建房层数统一为二层;第一层为砖混结构,第二层为砖木结构,同时做到人畜分开建设。八、迁后土地整理:整村整迁后进行旧村土地整理,实行复耕,预计可整理土地 20 余亩。 避险搬迁安置方案篇二县地处省西北部高山峡谷区,地势西南高,东南低,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沟深谷夹,岩体破碎,降雨集中,属地质灾害易频发区,地质灾害涉及全县 14 乡 1 镇 181 个行政村,具有点多、面广、灾种齐全、规模大、爆发频率高和难以治理等特点,是全国第一批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3 个试点示范县之一。康“定 11.22”地震发生后,经专业地勘单位调查统计,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 731 处,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达 43600 多人,占全县人口 60%以上。严峻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已成为制约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坚持 预防为主、治理与避让相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 的“原则,按照 以人为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规划、统”筹安排、节约用地、方便生产生活 的方针,注重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以乡(镇)为单位,实行属地管理,由乡(镇)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坚持 自力更生为主,政府补助为”辅 的原则,公平、公开、公正地推进我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作,努力保障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