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历史党史心得体会范本(八篇)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历史党史心得体会范本一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凸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和个性化学习的全面发展。在课程目标上,分为三个部分表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程结构上,充分体现了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在强调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在文本内容上,指导功能更为全面,不仅规定了学习内容,而且指导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于教科书的编写,既有明确的规定,又有较大的弹性。而高中历史教材是课程专家和历史学科专家编制的一种较好的教学用书,对教师而言是教本,对学生而言是学本。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我们应确立这样的认识:(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要从课程性质上明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所阐释的有关教材与教学课程理念以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并依此建构科学的教学目标;(2)认真研究高中历史实验教材,要从教材的角度揣摩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从课程标准的角度评价高中历史实验教材的特色;(3)认真研究学情,即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状况,依 此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教学中,有两种现象要力求避免:一种是本本主义,教学 不”敢越雷池一步 ;一种是将教材边缘化,教学远离教材。历史教材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不仅要使用,而且要优化。对于历史教师来说,用之于教学是职责,完善并使之利于教学也是职责。这是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态度。客观地讲,这种教材在体例结构、内容旨趣、图文结合、自我检测以及拓宽学生视野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切实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但从教学实践的情况来看,教材内容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补充和加工。(一)内容的补充。为弥补高二文科生历史基础的薄弱,可以就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概念,利用 20xx 年版必修(一)第 19“”页 学习延伸 的.“”内容 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 进行如下补充说明:中国古代史,按照发展进程,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阶段。在原始社会末期,原始人群的社会组织由氏族、部落发展到部落联盟,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政治形式国家 ,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就是国家形成过程中或者说是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领袖。约公元前 20xx 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其后经历了商朝(约公元前 1600 年———公元前 1046 年)、西周(约公元前 1046年———公元前 771 年),到春秋末期(公元前 476 年),约历 1560 年。奴隶制度趋于瓦解时,我国出现了封建社会。它始于公元前 475年的战国时期,历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五个时期,到公元 1840 年鸦片战争为止,共历2300 多年。这样就对中国古代历史作一完整概述,改变教材“”内容给人造成的 缺乏前奏 的感觉。(二)结构的调整。如《辛亥革命》一课,教材将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内容安排在 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这一目内,不尽合理。教学中可以把这个内容提前安排到“”“辛亥革命高潮 中华民国成立 这一子目后,作为 革命后隐藏”的危机 单独列出,体现革命的曲折性,也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根据最近新课程改革的尝试,我们感到,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应成为高中历史教材完善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科建设本身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课时与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