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化民主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摘要】陶行知是近代的著名教育学家,他用自己 30 年的教育实践创设出了了生活化民主教育思想,其中有多元化的德育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种种内容构建出了完善的德育理论体系,在现今社会,散发出了鲜活的价值。近年来,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思想开始应用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对陶行知生活化民主教育思想的内涵进行分析。【关键词】陶行知;生活化民主教育思想;分析陶行知,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在他五十五年的生涯中,致力于教育研究,并且积极办学,将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融合,获得了丰硕的成果。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张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和 教学做合一 ,深刻的反映了陶行知的生活化民主教育思想的内涵,为后世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分析陶行知生活化民主教育思想的内涵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生活化民主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生活即”教育 ,在其著作中对此核心思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下文通过三方面进行论述。1、首先,教育的意义蕴含在生活当中。陶行知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理解生活的变化,同时生活不断的变化又带来了教育的“”意义。这便是 生活即教育 ,充斥着各种矛盾的生活,在矛盾的演变和斗争中发挥着教育作用。2、其次,教育应该始终围绕着实践生活。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和实践生活要结合起来,所选择的内容以及教育的手段应该满足于生活的需要,二者应该联合考察,不应该割裂开来。3、最后,对教育和生活的关系进行了概括,二者互相影响又互相促进。这种相互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的意义和内容、手段都由实际生活决定,满足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来改变生活,促进生活更好的发展。此外,陶行知还强调德育回归生活,这并不是简单地重复日常生活形式,而是以日常生活为基础,使德育的目标和内容都能与学生个体的生活实践相联系,从而在德育活动中充分地调动学生个体既有的生活经验,在感悟中形成认识,变成行为。这样,德育过程就不再是个体机械接受、被动识记的过程,而是有机、自主的建构过程。由上可知,倡导德育回归生活,并不是消解德育,而是试图表达这样一种德育理念:通过回归生活的方式开展德育,使德育的过程成为个体德性之自主生成、自我建构的过程。同时,由于任何道德规则最终都是以认识或知识的形态来呈现的,所以我们提出德育要回归生活,不是要否定道德知识的教育,而是要把关于道德知识的教育整合到生活德育模式中去,将其整合为生活德育中的一个方面和环节,而不是像知性德育那样把道德知识传授当成终极目标。 “”二、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 是生活化民主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 生活即教育 在学校与社会问题化的具体化。下文通过两方面进行论述。1“”、首先, 社会即学校 其核心内涵是将社会视为学校。社会不单单兼顾生活的场所还应肩负有教学的责任。这样使得,教育与民众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呈现出平民化和生活化的特征,另外使得教育的场所和机构无限制扩大,除了学校教育以外,社会教育更为广泛和普遍,这对中下层民众接受教育和学习知识是有很大帮助的。2“”、其次, 社会即学校 意味着学校不再是单纯的象牙塔,不食人间烟火,而是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一方面充分运用社会的力量和影响力,促进学校发展的更好;另一方面发挥学校的作用,来更好的帮助整个社会进步,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社会即学校 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学校观念进行了颠覆式的冲击。通过学校与社会的互相影响,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不了解社会现象、与社会脱节的局面,从多方面教育人才,满足社会需求。三、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 可以将其视为陶行知生活民主教育思想在教育方法上的具体体现。教学做合一即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其中教与学都以做为核心,以做为目标,结合其思想,主要从四方面“”论述 教学做合一 的内涵。1“”、首先, 教学做合一 要求劳力劳心相结合。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劳心者不劳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