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镜头发现中国”走进贵州启动报告会主题发言坚守两条底线探索贵州生态旅游发展之路1安顺九溪屯堡第一贵州生态旅游实践意义非凡2一、贵州生态旅游实践意义非凡01资源所归02发展所向03规律所然04问题所致3所01归资源威宁草海湿地施秉云台山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道出了贵州让人沉醉的生态之美4所01归资源金丝猴地貌奇观宜人气候织金溶洞生物多样性民族相续相传苗族敬酒岜沙苗族文化遗产丰富兴义万峰林5所01归资源自然与历史文化生态博物馆自然遗产富集之地民族文化富贵之地风物特产富庶之地旅游资源富有之地贵州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环境是生态的,生态的资源应该变成生态的成果,让更多人来分享。6所02向发展发展&生态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贵州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要着力发展能够发挥生态环境优势的产业,提升旅游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71新型工业化3农业现代化所022城镇化4旅游产业化向发展“四轮驱动”黎平堂安侗寨全省转型发展的5大新兴产业之一加快建设100个旅游景区发展战略、决策部署提供有力支撑绿色开发、绿色运营、绿色产出8凤岗茶海之心然03规律所绿色、低碳、环保是构建现代旅游文明的价值取向从旅游业特性及规律看,旅游业是对资源、环境依赖度较高的领域,注定是环境友好型、生态亲善型行业,也是能够有效促进生态优势转化的产业。9然03规律所人与自然和谐是旅游发展终极目标在工业化时代,旅游如不能亲近自然,无法品读文化,便犹如锦衣夜行,总有意犹未尽之感。10开阳凤凰寨十里画廊然03规律所构建面向未来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是必然选择依托我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旅游发展,用旅游发展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面向未来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成为必然选择11致04问题所我们必须看到自然与人文资源、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不可复原性,尤其在现代商业文明的裹挟和冲击下,贵州旅游如何在发展和保护这根平衡木上长袖善舞,肩负起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和担当,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和挑战。自然与人文资源、生态环境有脆弱性及不可复原性12致04问题所一片森林一片田园资源破坏后果一池湖水一群古村落旅游投资并不都是莺歌燕舞,鱼龙混杂、炒作概念圈地占资源者也不乏其人,如果“底线”坚守不好,道法自然、尊重文化、记住乡愁就无从谈起,甚而至于一片森林、一片田园、一池湖水、一群古村落一夜之间就可能毁于一旦。13彝族铃铛舞第二贵州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路14二、贵州生态旅游01守住底线发展的思路02设定路线03补足短线四个青山绿水04建设长线五个一方15底01线守住旅游规划产品运营生态资源视为生命线项目建设安顺黄果树瀑布底01线守住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敬畏自然:用这样的心态去对待点点滴滴的旅游开发,道法自然:最大限度地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多给生活、生态“留白”,让游客真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形成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17中国茶海·湄潭路02线设定设计管当前又管长远的生态旅游发展路径德国循环经济学家海克教授正领衔编制的《贵州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正在有序推进,我们将以生态旅游规划编制为契机,根据贵州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环境承载力,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大格局下,深入探德国循环经济学家:海克教授索贵州旅游的特色、绿色发展之路。18雷公山湿地公园路02线设定留下贵州的自然本色、民族本真、文化本源我们将加强规划管控,划定限制开发的红线,限定旅游容量和活动范围,控制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强度19线03补足短我省交通建设日新月异,可进入条件大幅改善,快速立体交通格局已经形成,长期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已经打破。在交通“瓶颈”打破的同时,一个新的矛盾凸现出来,这就是配套接待设施滞后的问题。交通建设改善,配套接待设施滞后20线03补足短加快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布局建设足量的旅游客运服务区、游客中心、度假酒店、主题客栈、旅游景区和旅游村寨,形成生态旅游产品、交通、资源保护开发、经营管理和市场拓展产业体系,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