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本溪市重点中学化学九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妈妈烘培蛋糕时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A.分子体积很小B.分子间间隔很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以再分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紫色石蕊试液能使CO2变红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物理性质相同D.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原子排列方式不同3.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保护气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4.如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很活泼B.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D.它们都是原子5.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B.C.D.6.通过分析下列实验或现象,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A.实验一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B.实验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实验三既可以说明CO2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D.图四中煤炉里煤炭上方燃烧产生的蓝色火焰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7.下列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比较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C.探究温度对物质燃烧的影响D.探究CO2与水的反应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9.下列化学概念理解不正确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D.元素的化学性质与该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10.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A.水B.石灰水C.稀硫酸D.稀盐酸11.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闻气味C.移走蒸发皿D.给液体加热1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13.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胆矾研磨B.品红在水中扩散C.比较金属和合金的硬度D.火药使用14.实验证明M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有CO2生成.仅根据此结果,对M的成分推测正确的是()A.M是一氧化碳B.M是甲烷C.M中一定含有碳元素D.M中含有碳、氧两种元素1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能使其软化B.向硬水中加明矾净水剂后得到纯水C.过滤能够除去水中所有杂质D.用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列4个实验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据图回答问题。(1)①实验中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_________,80℃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_________。(2)②实验中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____________。(3)③实验中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__________、______。(4)④实验既能说明甲烷具有_______性,还能说明甲烷中含有_________元素。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如图为某品牌仿生灭蚊灯,它通过三重方式诱蚊:灯管内发出的紫光波;紫光源照射光触媒涂层释放二氧化碳和水,模拟人的呼吸:灯内加入与人体汗液相似的含有乳酸(C3H6O3)等物质的诱饵。(1)C3H6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