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来宾市重点中学化学九上期末监测试题注意事项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B.单质和氧气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所以化合反应都是单质和氧气的反应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说法错误的是A.很小B.不断运动C.有间隔D.不可分3.如图所示实脸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分子的运动B.验证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C.探究水的组成D.比较镁与铁的金属活动性4.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措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B.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有大量浮渣C.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气体,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D.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6.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客观化学反应事实且书写正确的是()A.铁粉与稀盐酸混合后有大量气泡产生:B.稀盐酸洒到大理石表面上有气泡产生:C.用盐酸除锈:D.黑色的氧化铜粉末与稀硫酸混合后,溶液变成蓝色:7.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和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Z放入X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判断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YZB.XZYC.ZXYD.YXZ8.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gC和1g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6B.27C.44D.56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由t2℃降温到t1℃,甲饱和溶液比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C.t2℃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D.t2℃时,用甲、乙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多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少量)试剂操作方法A氢氧化钠纯碱适量盐酸溶解、蒸发、结晶B水悬浮物明矾吸附C碘高锰酸钾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过滤D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钙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A.AB.BC.CD.D11.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检查装置气密性C.取用固体粉末D.检验氧气12.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学习有助于我们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一切变化中,原子都不能再分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D.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2012年1月,广西河池宜州市境内龙江河发生了镉浓度超标事件。根据该事件某化学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关于金属镉与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及镉污染事故处理方法的研讨活动。查阅资料:①镉(Cd)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化合物中通常表现为+2价②水体中镉元素通常以氯化镉的形式存在③氯化镉能溶于水,氢氧化镉难溶于水(一)金属镉与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适量镉、铜、银于试管中,镉表面有气泡产生,铜、银镉的活动性顺序大于铜与银加入足量_________表面无气泡产生取适量铜于试管中,加入少____________,铜的活动性顺序大于银量硝酸银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活动性顺序:镉>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