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汉区部分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高锰酸钾B.氯酸钾C.空气D.过氧化氢2.用微观示意图表示空气的主要成分(已知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下图中最合理的是A.B.C.D.3.根据下列哪项能判断镁带的燃烧是化学变化()A.发出耀眼强光B.生成白色固体C.放出大量的热D.以上各项中的任意一项4.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A.微粒的大小:分子>原子B.地壳中元素的含量:Al<FeC.分子间空隙:水蒸气>冰D.双氧水加二氧化锰产生氧气后,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反应前<反应后5.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任何溶液都只能含一种溶质B.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都可以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C.向水中加入少量蔗糖固体不断搅拌可增大蔗糖的溶解度D.溶解硝酸钾固体时加热既可以使硝酸钾溶解的更多,又可以使其溶的更快6.甲原子的质量m千克,一个标准碳原子的质量为n千克,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B.C.D.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逻辑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C.燃烧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伴随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D.单质中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8.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与冰的共存物是纯净物,是因为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水与酒精混合液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混合后分子体积变小9.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物质,还表示一种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是()A.O2B.2HC.ND.Fe10.A、B、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示的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①A中有元素显—2价;②B通电分解时,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③B通电分解时,产生的负极气体能燃烧,且火焰呈蓝色;④人体中“D→CO2”的反应是个放热反应。A.0个B.1个C.2个D.3个11.在H2、H2O、H2SO4、H2O2四种物质中,都含有()A.氢气B.2个氢原子C.氢元素D.氢分子1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碳和氧气组成B.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D.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13.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事实解释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少一A质不同个氧原子水银温度计温度升高时,液B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增大柱上升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C溶液中阳离子相同性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导D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电A.AB.BC.CD.D14.“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体积计算,其中含有70%的N1、10%以上的O1、还有CO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C.相比空气,“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15.在广东紫金县发生的违规排污事件引起的铅污染已经造成多人血铅超标.符号“Pb”不能表示的是()A.铅元素B.金属铅C.一个铅原子D.一个铅分子二、填空题(本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