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汉区部分学校化学九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3B.属于金属元素C.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D.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锂离子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C.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3.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钠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它们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B.稀硫酸和盐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氢离子,故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C.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故生成盐和水的变化一定是中和反应D.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4.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C.冬天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因为分子停止运动D.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5.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A.磨杵成针B.积土成山C.木已成舟D.死灰复燃6.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7.小明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2个氢原子:H2;②两个氮分子:2N2;③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④两个铁离子:2Fe3+;⑤+2价的镁元素:Mg2+;⑥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g。其中,正确的是()A.②④⑤B.①④⑤C.①③⑤D.②④⑥8.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B.C.D.9.2018年世界水日主题:“Natureforwater(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下列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图标A.B.C.D.10.对下图所示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没有化学变化发生B.观察到有一团白烟产生C.实验中闻到了刺激性气味D.实验能得出分子在不停运动的结论11.下列对几种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浸透水的棉花球接触酒精灯火焰即可燃烧C.硫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甲烷与空气充分混合遇到明火一定会发生爆炸12.下列关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小刀切割蜡烛,以研究石蜡的硬度B.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以研究火柴梗能否燃烧C.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以研究白烟能否燃烧D.将石蜡放入水中,研究石蜡的密度,以及能否溶于水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探究炼铁的原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时,装置A中先进行的是____(填“加热”或“通一会儿CO”);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比原来固体质量____(填“增多”或“减少”或“不变”)。(2)同学们对“一氧化碳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了疑问,他们对A装置进行改进:在装氧化铁的玻璃管前,先通过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装置,观察澄清石灰水变化,老师认为他们的设计没有必要,原因是____。(3)装置B的方框中连接的是装置C,装置C能够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4)因为____,所以应该进行尾气处理,处理的方法是_____。(一种方法即可)14.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2)用KClO3与MnO2混合制取和收集纯净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