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南京师范大附属中学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合理的是()A.八月挂花飘香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C.酒精挥发说明酒精分子的体积增大D.碳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2.下列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自然界的碳、氧循环B.分子运动现象C.洗涤剂除油污D.煤制成煤气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B.图乙: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D.镁带在密闭容器中燃烧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取用粉状药品B.检查装置气密性C.铁丝在O2中燃烧D.熄灭酒精灯5.下列对水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A.水只以液态形式存在B.自然界中的水过滤后就变成了纯净水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D.长期用硬水洗涤的衣服会更柔软6.下列有关分子、原子说法错误的是A.很小B.不断运动C.有间隔D.不可分7.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稀释浓硫酸C.取固体粉末D.检查气密性8.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12B.24C.16D.69.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C.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10.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一定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C.活泼金属可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金属和酸的反应D.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1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从含SiO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SiC.矿石粉碎D.从潮湿空气中分离出水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过滤13.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B.过氧乙酸由9个原子构成C.过氧乙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1D.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3.2%14.化学反应中伴随有能量变化,下列化学反应中伴随吸收热量的是A.二氧化碳与炽热的木炭反应B.火药爆炸C.生石灰与水反应D.镁条与稀盐酸反应15.以下净水的操作:①静置②蒸馏③过滤,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①③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做对比实验的原则之一:将所要研究的对象设置为变量,同时控制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其它诸多因素要完全相同,在“一异多同”中对比得出正确结论。(1)实验A,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是通过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进行比较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实验时,向呼出的气体样品中滴加lmL澄清饱和石灰水,向空气样品中滴加_______;分别振荡,观察现象;(2)实验B,目的是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3)实验C,实验条件的差别是_______;对比两个实验能得出有关分子性质的结论是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黄铜是铜和锌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测定黄铜样品中铜的含量时,取黄铜样品20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19.8g.请计算:(1)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_____g。(2)求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18.(8分)某工厂采用烟气脱硫工艺,能消除二氧化硫,并将其转化为硫酸钙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