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无锡市化学九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在物质分类中该物质不可能是()A.混合物B.纯净物C.化合物D.单质2.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氢氧化钠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稀硝酸④氯化铁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正确鉴别顺序是A.④③②①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①②③3.对下列常见物质分类,正确的是()①食盐水②金属铝③冰水混合物④氢氧化钠⑤石灰石⑥五氧化二磷⑦水⑧石墨⑨金刚石A.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④⑤⑥⑦⑧⑨B.属于单质的是②⑧⑨C.属于化合物的是③④⑤⑥⑦D.属于氧化物的是③④⑥⑦4.关于氧气的描述错误的是()A.氧气中引燃铁丝剧烈反应生成Fe3O4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的SO2C.物质和氧气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D.并非所有物质和氧气都剧烈反应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B.C.D.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B.煤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所以煤对人类有利而无害C.同种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一定条件下,碳和一氧化碳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都具有氧化性7.臭氧空洞、酸雨和温室效应是人类所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其中造成温室效应是因为人类活动的加剧,从而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臭氧D.一氧化碳8.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氧气B.氮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9.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B.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C.铝片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试管中加入固体B.闻气味C.生石灰与水反应D.CO2验满11.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烟花常加入镁粉,原因是镁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B.通常情况下铝制品耐腐蚀,原因是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C.巴黎圣母院失火,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实验时,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加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原因是高锰酸钾对氯酸钾分解起催化作用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分类、类比和迁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方法。(1)化学实验改进或创新的目的主要是使实验变得更加“简化”(减少实验步骤)、“节约药品”或“环保”等。据此可将下列实验中的_____(填字母)归为一类,依据是_____。硫在氧气中燃烧铁锈蚀条件的探究燃烧条件的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ABCD(2)下图是氮元素的价态图。氮元素显示F、G点的+5价与氮原子的_____有关。显示不同或相同化合价的含氮元素的物质可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转化,G→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氮、磷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同一纵列,仿照A点氢化物写出磷元素显示此点化合价时形成氢化物的化学式_____。14.实验室制取Cl2:MnO2+4HCl(浓)MnCl2+Cl2↑+2H2O,已知:盐酸(HCl)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挥发性;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1)如果实验室用装置A来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下列有A、B、C三种发生装置和D、E两种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室制取Cl2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