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东台市第五联盟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雪糕融化B.湿衣服晾干C.自行车胎爆裂D.食物腐烂2.诗词和谚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描述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B.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是因为原子变大了C.水通电分解说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D.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可以充入灯泡中,延长使用时间。4.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亊实解释A溶液导电的原因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粒子B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有相同的氢离子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铁溶液颜色不C溶液中的阳离子不同同D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碱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A.AB.BC.CD.D5.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春天,冰封的湖面解冻B.夏天,久置的饭菜变酸C.秋天,金黄银杏叶飘落D.冬天,玻璃窗结出冰花6.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情况通常不会引起增大的是A.焚烧秸秆B.汽车尾气C.燃烧煤炭D.呼吸作用7.最基本的生命分子中都有()A.氢原子B.氧原子C.碳原子D.氮原子8.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按以上信息不能得出的结论是()C.α粒子的质量很小D.电子带负电A.原子核体积很小B.原子核带正电9.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C.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氧气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再将导管插入装水的烧杯中C.加热高锰酸钾,先对试管预热,再集中对药品部位加热D.收集氧气,导管口连续均匀冒气泡,再将导管伸入瓶中,收集较纯净的氧气11.甲烷可用于工业制合成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是A.甲为CH4B.乙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9C.16g甲完全反应能生成6g丁D.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312.“化学氧自救呼吸器”中的超氧化钾(KO2)是一种白色粉末,它能与佩戴者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并放出热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O2应密封保存B.自救者用此呼吸器可以吸入到纯净的氧气C.呼吸器可用于矿山井下的防护自救D.呼吸器充分利用了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13.宋代著名的医学家宋慈编写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X的化学式是()A.Ag2SB.SC.AgD.SO214.下列关于2CO+O22C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C.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15.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医疗急救B.潜水C.灯泡中充氧气以延长使用寿命D.动植物呼吸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木炭遇O2燃烧时,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