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东台市第四联盟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B.②形成的阳离子与F的电子层数相同C.③属于非金属元素D.④和F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2.二氧化铅(PbO2)是生产汽车蓄电池的电极材料,其中铅元素的化合价是()A.+1B.+2C.+4D.-43.对下列相关说法用粒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选相关说法解释项A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干的快夏天温度比冬天高,分子运动加快B石墨和金刚石的硬度不同碳原子内电子的排布方式不同C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分子变小D纯水几乎不导电水分子中不含电子A.AB.BC.CD.D4.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A.FeCl3NaOHHClKClB.BaCl2Na2SO4Na2CO3HClC.CuSO4NaOHKNO3BaCl2D.KClAgNO3HClHNO35.某化合物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A.一定含碳元素,可能含氧元素B.一定含碳、氧元素C.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6.乙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分子式为CH3CO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乙酸分子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C.保持乙酸化学性质的微粒是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D.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7.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取用石灰石C.验证燃烧条件D.加热液体8.用微粒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微粒在不断运动B.吹胀气球﹣﹣微粒之间的间隔变大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微粒运动速率大D.物质热胀冷缩﹣微粒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紫色石蕊遇到醋酸变红色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生成10.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蜡烛受热熔化和蜡烛燃烧都是物理变化B.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是物理变化C.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D.工业上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1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B.蜡烛燃烧C.燃放烟花D.电灯通电发光1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B.点燃酒精灯C.溶解固体D.过滤1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①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化合物含有不同元素,则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⑤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⑥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A.②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⑤D.②③④⑥14.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A.粒子的大小:分子>原子B.地壳中元素的含量:Al<FeC.分子间的间隔:氧气>液氧D.双氧水加二氧化锰产生氧气后,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反应前<反应后1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2)利用上述装置和药品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___(填字母)。(3)利用上述装置和药品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C收集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