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三区联盟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从分子和原子的有关知识来看,路过池塘能闻到荷花香,主要原因是()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的体积很小2.重庆市拥有非常丰富的页岩气,它的主要成分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相同。下列关于页岩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混合物B.它是不可再生能源C.它燃烧放出热量D.加压使它液化,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3.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通过闻气味可以鉴别氧气和一氧化碳B.通过红热的炭层可以除去氮气中氧气C.用带有火星的木条可以证明某气体样品是否含氧气D.通过室温放置观察是否有痕迹可以鉴别冰和干冰4.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6432401.0反应后质量/g待测25.672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B.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定和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D.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融化为水B.矿石粉碎C.蜡烛燃烧D.铁丝弯曲6.央视的“诗词大会”近年来火遍全国,诗词、名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B.爆竹声中一岁除C.诸葛亮草船借箭D.鲁智深倒拔垂杨柳7.“洁厕灵”和“84消毒液”是家庭常用的两种清洁剂。“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盐酸,“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有毒气体是Cl2C.洁厕灵、84消毒液能混合使用D.洁厕灵和84消毒液是纯净物8..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焊锡B.硬铝C.不锈钢D.四氧化三铁9.常见天然食品中,木耳含铁量最高,这里的“铁”是指()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10.a克质量分数为b%的盐酸与c克质量分数为d%的氢氧化钾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如果将盐酸换成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与上述氢氧化钾溶液混合,则混合后溶液的pH()A.>7B.<7C.=7D.无法确定11.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C.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1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②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③溶液一定是无色的④增加溶质可以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⑤溶液是纯净物⑥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A.①②③⑤⑥B.①④⑥C.②④⑥D.②④13.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B.C.D.14.一种物质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OC.该物质充分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D.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5.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CO2的药品B、发生装置C、收集装置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A.AB.BC.C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填空:(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将药品装入试管内的操作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下同)。(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若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F装置有多种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