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相关目的是A.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C.用加水过滤的方法除去CaO中的CaCO3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2.如图是铁元素和氧元素常见化合价的坐标图,试判断a点上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FeB.FeOC.Fe2O3D.Fe3O43.长期受电磁辐射可引起人头昏、头痛、失眠等症,科学家发现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具有较好的防辐射损伤功能。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油菜B.牛奶C.豆腐D.米饭4.2019年抚州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我们能为抚州做些啥?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B.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D.将生活垃圾分类5.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入块状固体B.点燃酒精灯C.加热液体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6.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食品变质C.光合作用D.蜡烛燃烧7.下列物质加入到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氯化钠B.碘C.植物油D.面粉8.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单质B.乙一定是化合物C.丙可能是水D.丁可能是铜9.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A.煮沸B.蒸馏C.过滤D.沉淀10.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11.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该气体是A.水蒸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12.分析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MnO2加速了KClO3的分解,所以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化学反应B.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C.硝酸钾溶于水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所以硝酸铵溶于水温度也没有明显变化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实验:(1)图甲中,在滤纸条上每隔一定距离滴酚酞试剂,向试管口棉花上滴浓氨水。过一会,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由此说明_____。(2)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图乙实验中能够推断水的化学式为“H2O”的实验现象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图丙中,通电前,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实验结束时,松开弹簧夹,能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4)图丁实验中,设计两个集气瓶的目的是_____,该实验可得出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14.用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中。(1)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2)通过什么现象能验证(1)题中的燃烧条件?_____。(3)烧杯中水的作用是_____。(4)请指出图中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_____。15.现有以下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可选择_____(填编号),收集装置可选择____(填编号)。(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____(填编号)。(4)若用100g含杂质5%的石灰石和盐酸制取CO2(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实验时,发生装置最好选__(填编号);若用装置D来收集CO2,验满的操作是:将燃着的木条伸到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