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十三中化学九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操作得到的精盐一定是纯净的氯化钠B.通常情况下铝制品耐腐蚀,原因是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C.巴黎圣母院失火,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食盐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2.一定质量的Zn加入到含有Fe(NO3)2和AgNO3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液仍为浅绿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滤液中一定有Zn2+、Fe2+②滤液中可能有Ag+③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Fe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3.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CO2和N2——用燃着的木条B.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C.铁粉和铜粉——观察颜色D.CaCO3和NaOH——用水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不发生改变②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④Fe3+和3N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⑤碳-14()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⑥、和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A.①②⑤⑥B.①②③⑤C.③④⑥D.②③⑤5.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编号ABCD实验设计实验结论氧气占空气体积的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水是由氢、氧元素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五分之一总质量不变组成的A.AB.BC.CD.D6.油锅着火时常用锅盖盖灭,灭火原理是A.降低油的着火点B.隔绝空气C.清除可燃物D.降低油的温度7.在露营篝火晚会上,小东发现篝火的木柴堆积密集,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主要目的是A.方便添加木柴B.升高木柴的着火点C.增大氧气的浓度D.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构成物体的分子体积受热膨胀,遇冷缩小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l,非金属元素是氧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火箭发动机D.合金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元素9.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蒸馏水B.空气C.水银D.二氧化碳10.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B.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C.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的D.分子、原子、离子都显电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膜技术应用广泛。利用膜技术净化水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1)图中净化水的原理与_______(填”过滤”或”蒸发”)类似。(2)经过超滤膜后得到的净化水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3)检验净化后的水是否是硬水,常用的试剂是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能用装置C收集该气体的原因是_____;向该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后,观察到溶液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4)一种洗气装置如图F所示,为了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选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1)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性(填“导热”、“导电”或“延展”)。(2)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中一定含有水及_______(填化学式),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3)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G为紫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