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南航附中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中统考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C.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D.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3.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的是()A.浓盐酸B.浓硫酸C.食盐水D.碘酒4.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是A.B.C.D.5.物质在空气里发生的燃烧、自燃、缓慢氧化,有人叙述有如下的共同点:(1)都产生热量;(2)都有发光;(3)都属于氧化反应;(4)反应都很缓慢;(5)都要与氧气接触;(6)都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下列正确的一组是()A.(1)(2)(3)B.(1)(3)(5)C.(4)(5)(6)D.(2)(4)6.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3:17.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元素原子的是()A.B.C.D.8.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质只能是固体物质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D.将少量泥土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10.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下列有关做法中,合理的是()A.多喝碳酸饮料替代饮水B.拌凉菜时加少许食醋调味C.种植蔬菜时喷洒剧毒农药杀虫D.加工火腿肠时加入过量防腐剂11.实验室中,药品的存放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则。下列存放药品时所选择的仪器及存放方式正确的是()A.B.C.D.12.蔗糖是储藏在某些植物中的糖,化学式为C12H22O11,关于蔗糖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42gC.蔗糖是氧化物D.蔗糖由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11个氧原子构成13.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A.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B.Ⅰ、Ⅱ中的反应类型都是化合反应C.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D.Ⅰ、Ⅱ两类反应均会发光14.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天然气燃烧B.铁制品生锈C.蜡烛融化D.葡萄酿酒15.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CO2+H2O淀粉+O2,可推断淀粉()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C.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但不能判断是否含有氧元素D.条件不足,无法推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是气体的制取、收集装置,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2)B装置的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伸入液体中,其目的是_____。(3)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可以选择_____,其对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了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气体,可以用F装置收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