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南航附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中划线部分,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的数目增多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的间隔增大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2.为使人民生活环境更美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B.不用木炭进行露天烧烤C.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不随意倾倒D.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3.下列成语或典故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草木皆兵B.火烧赤壁C.凿壁偷光D.破镜重圆4.无水硫酸铜(CuSO4)是一种白色固体,吸水后可变成蓝色晶体。某气体由H2、CO2、CO、H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该气体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把该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试剂(试剂均足量)。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I中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Ⅳ中黑色固体变红,V中白色固体变蓝,Ⅵ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关于该气体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I中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说明原气体中一定不含CO2②气体通过Ⅱ后,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③Ⅳ中的黑色固体变红,说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CO和H2④V中白色固体变蓝,说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H2⑤原气体中可能含有CO2、HClA.①④B.②③C.③④D.④⑤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氧B.大理石C.矿泉水D.铝合金6.超市出售的“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5B.+1C.+3D.-17.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因为酒中的乙醇分子能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物质。在K2Cr2O7中铬(Cr)元素的化合价是()A.+2B.+3C.+6D.+78.用“”和“”分别代表A2和B2两种物质,二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3:19.蜡烛(足量)在如图甲所示密封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火,测得瓶内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蜡烛刚进入集气瓶内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B.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增加C.瓶内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D.蜡烛熄灭后瓶内已知的气体除了CO2还有氧气10.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于水是因为氯化钠分子不断运动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大C.CO与C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D.氢气燃烧过程中改变的是氢分子和氧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不变11.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C.该有机物中可能含有氧元素D.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有机物的质量12.温度升高时,温度计内的酒精柱会上升,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A.酒精分子的体积变大B.酒精分子的数目增多C.酒精分子的运动减慢D.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化学实验里,老师给学生准备了如图几种实验装置。(1)指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并且NH3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NH4Cl和Ca(OH)2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NH3,应选用的发生与收集装置为_____。14.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2)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