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扬子第一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不同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此图示变化中共有四种物质B.该图示变化中的分子没有变化C.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D.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2.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A.氮气不提供呼吸、不支持燃烧,所以它是无用的气体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C.把实验后的药品倒入老师指定的废液缸D.用托盘天平可以称量9.05g的食盐3.下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氧气的验满B.量取液体C.液体的取用D.检查装置气密性4.对于K和K+的说法,正确的是()B.属于同一种粒子A.属于同一种元素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C.核外电子数相同5.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中有错误的一组是选择ABCD需区分的物质氧气和二氧化碳硬水和软水磷矿粉和氯化铵羊毛和涤纶方案一带火星的木条加肥皂水,搅拌观察颜色灼烧,闻气味方案二澄清石灰水观察颜色加熟石灰,研磨灼烧,观察产物A.AB.BC.CD.D6.化学学习要建构若干基本观念,以下四类化学基本观念中认识不正确的是()A.元素观: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B.分类观:从组成上看干冰和酒精都属于氧化物C.变化观: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D.微粒观: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7.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A.甲烷B.氢气C.氦气D.一氧化碳8.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铁钉表面产生气泡B.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C.溶液的质量减轻D.铁钉的质量减轻9.下列各组实验,不能说明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铁丝和铜丝分别插入稀硫酸中B.铁丝和铜丝分别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铜丝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D.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10.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11.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12.法医常用马氏试砷法来证明是否砒霜中毒,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8HCl+4Zn=4ZnCl2+3H2O+2As+H2↑,则砒霜(R)的化学式为A.As2O2B.As2OC.AsOD.As2O3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根据以下课本实验图,回答下列问题:(1)A实验中红墨水向_____移动;(2)B实验燃烧匙慢慢伸入集气瓶会导致实验结果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3)C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4)从D实验中可以得到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14.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气体收集装置是_____。(3)某同学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按图E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_____(写出其中地条)。(4)某同学用图A、F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相关性质。①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让所用到的化学药品是_____(写药品名称)。②F装置中察到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15.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探究炼铁的原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时,装置A中先进行的是____(填“加热”或“通一会儿CO”);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比原来固体质量____(填“增多”或“减少”或“不变”)。(2)同学们对“一氧化碳能否使澄清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