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甲醛(CH2O)是室内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来源于室内装修所用的油漆、胶合板等材料。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C.一个甲醛分子含有四个原子D.甲醛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是1∶2∶12.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的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B.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D.实验可以用来除去水中少量的不溶性杂质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B.明矾可用于净水A.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C.硬水可用于工业锅炉用水D.空气可用于制氧气4.由化学方程式CxHyOz+5O2==4CO2+4H2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A.1、2、3B.2、4、1C.4、8、2D.4、4、15.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中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分子不能由同种原子构成C.离子是原子得到电子后生成的粒子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6.如图所示,集气瓶中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和一氧化碳,当插入灼热的薄铜片,一会后再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剩余气体。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验证CO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B.图B的现象是:受热部分的铜片由亮红色变为黑色C.图C实验一段时间后振荡,只能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D.图D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瓶中的剩余气体,瓶口可能出现蓝色火焰7.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B.滴水成冰C.死灰复燃D.掩耳盗铃8.“人美安徽,好客天下”。下列是我省区域内几种操作或知名的工艺制作过程,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芜湖汽车组装B.亳州古井酿酒C.阜阳光伏发电D.六安水力发电9.根据如图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三种微粒表示两种元素B.①②所代表的微粒化学性质相似C.②代表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D.③代表的是金属元素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1.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导线B.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C.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D.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下图为某同学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实验。(1)上述实验中,有气泡产生的是_____。(2)通过上述实验,还不能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请你在此基础上补充一个实验帮助这位同学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3)某同学将一小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并对滤液的组成进行探究。同学们对滤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其中有两种猜想可能成立,这两种猜想是:(以下填写滤液中物质的化学式(水除外))①_____②_____。14.请你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一中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欲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需在图一中选用A、B与______(填序号)组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图二是两套干燥气体装置,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的是______(填“甲”或“乙”),不能选择另一套的原因是______.(4)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