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第29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在硝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锌B.滤渣中一定有锌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锌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铜、硝酸锌2.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稀土金属广泛应用在冶金、石油化工、材料工业等领域。钕(Nd)是一种制造导弹的稀土元素,钕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钕的原子序数是60所用试剂(足量)或方法B.钕原子中的质子数是60C.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60D.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4.2g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A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用木炭来代替红磷C区分软水和硬水用肥皂水D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用燃着的木条A.AB.BC.CD.D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414210反应后质量(g)待测20631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该变化的反应类型一定是置换反应B.乙和丁两种物质均为反应物C.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为1:9D.甲反应后的待测质量为8g5.小明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B.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C.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6.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B.CO2溶于水:C.实验室制O2:D.实验室制CO27.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水银—AgB.四氯化碳—CCl4C.两个氮原子—2N2D.钙离子—Ca+28.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化学性质的是A.金刚石刻划玻璃B.活性炭吸附异味C.干冰人工降雨D.锌与稀盐酸制氢气9.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倾斜,使①、②中药品接触,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状。下列药品符合该实验现象的是:A.生石灰和水B.锌和稀硫酸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D.大理石和稀盐酸10.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B.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液仍饱和C.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D.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碳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核外电子总数是___,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通过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2)根据以上装置要在实验室制备并收集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编号,只填一种方法),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装置B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O2气体。检验CO2的方法是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收集CO2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判断CO2已集满的方法是_____。(4)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必须考虑的是_____(填序号)。(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