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各选项中,物质的分类全都正确是选项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A铝五氧化二磷稀硫酸空气B水银水硝酸铵冰水混合物C硫粉干冰氧化铜生理盐水D海水生石灰红磷双氧水D.DA.AB.BC.C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醋B.冰水共存物C.加碘食盐D.净化后的空气3.下列事实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碳酸B.氧气可以供给呼吸C.硫能在空气中燃烧D.氯化钠的熔点是801℃4.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氧气的液化B.醋的酿造C.动植物的呼吸D.食物的腐烂5.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航空航天用氧气作助燃剂B.利用木炭烘烤取暖C.焊接精密仪器时用氮气作保护气D.利用铜丝做电线6.下列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槐花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D.冬天雪花飘飘7.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11%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PM1.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8.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A.铁B.氯化钠C.二氧化碳D.水9.2013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利用沉降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A.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C.工业废渣的任意排放,不会污染水体D.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10.如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小球间的短线代表原子间的结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示有4种分子B.图示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C.图示产物为混合物D.图示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没改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写出下列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1)暗紫色固体加热产生气体___________。(2)生成黑色固体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用图1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该实验没有达到实验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2)图1燃烧结束时,试管里剩余气体主要是________(填化学式),根据实验可以推知该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3)图1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的红磷使之燃烧,用该实验代替课本实验图2的优点是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4)该实验中的红磷________(填“能”获“不能”)用铁来代替。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I.探究水的组成:(1)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的组成的开始。在相同条件下,欲使1L氢气完全燃烧,所需空气至少约为____L。(2)科学家们用“电解法”证明了水的组成(装置如图所示,电极不与水及生成的气体反应)。电解时,水中可加入少量的NaOH,其作用是____。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收集到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略小于1:2,其原因可能是____(写出一条即可)。(3)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也可以证明水的组成,发生的反应为:H2+CuOCu+H2O,装置中的碱石灰是一种可吸收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①装置A中玻璃管和其中的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1,装置B和其中的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2,据此可计算出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②小明同学认为上述装置存在明显不足,其理由是:空气中的______会进入B装置,这将会导致实验测得的H、O元素的质量比比理论值____(填“大”或“小”)。II.(4)量筒中液体的液面如图,则液体体积的读数为_____,若欲量取18.0mL液体,应选用的量筒规格是___A10mL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