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第二十九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B.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C.在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等D.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分子个数相等2.化学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是()A.元素种类B.原子个数C.分子种类D.原子质量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4.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A.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B.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可使水变成燃油C.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便成为“圣水”,饮之可逢凶化吉D.原子弹的爆炸,是利用了原子核变化时放出的巨大能量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催化剂可重复利用C.使用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量D.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6.下列关于H2O、H2O2、H2三种分子的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含有氢元素B.都含有氢分子C.都含有2个氢原子D.都含有氢气7.碳-14可用于考古学中测定生物死亡年代,其原子的原子核中有8个中子,核外有6个电子,则其质子数为A.8B.14C.6D.28.古代华佗开创了麻醉外科手术的先河,近代采用的麻醉剂是“笑气”,它是一种氮氧化合物,已知其中“N”的化合价为“+1”价,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A.NOB.N2O5C.N2OD.NO29.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3B.2CC.FeD.H10.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端午节粽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气体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C.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使馒头变蓝——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11.下列关于Na和Na+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Na比Na+多一个电子B.Na+的最外层是相对稳定结构C.它们的质子数相同D.它们的电子层数相同12.下列对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A.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B.H2中的“2”表示两个氢离子C.2Mg中的“2”表示两个镁元素D.2NH3中的“2”表示2个氨分子13.区别硬水和软水,选用的物质是A.明矾B.品红C.活性炭D.肥皂水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AB.BC.CD.D15.下列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某一工艺流程或应用,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破布捣烂(造纸)B.活字排版(印刷)C.烟花燃放(火药)D.航海导向(指南针)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已知: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气体,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NO2)。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铜丝和金属丝都可以上下移动)。兴趣小组同学在确定装置气密性良好并装入药品后,进行了以下操作:先将装CaCO3的干燥管下移使CaCO3与稀HNO3反应产生CO2,观察到装置C中石灰水变浑浊后,将铜丝下移使之与稀HNO3起反应。(1)先让CaCO3与稀HNO3反应产生CO2的目的是_____;(2)铜丝和金属丝设计成可以上下移动的优点是_____;(3)写出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4)证明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NO的方法是_____;(5)下列关于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A两者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B一氧化氮可发生氧化反应C它们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某品牌矿泉水的净含量是1000g,其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