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育英外学校化学九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锌与稀硫酸反应吸收热量C.多数合金的熔点比它的成分金属要低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B.糖水、盐水都是溶液C.饱和溶液中还能再溶解其他物质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3.某学生将锌粒放入CuSO4溶液中,发现锌粒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同时还有少量无色无味气泡产生。对于产生气泡的“异常现象”,同学们对“放出气体”这一异常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其中没有价值的是()A.猜想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并检验B.猜想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2并检验C.CuSO4溶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某种酸D.认为试剂变质,更换后再实验4.下列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小于7的是()A.CaOB.NaClC.K2SO4D.CO25.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用墨书写的字能够保存很久——说明碳具有稳定性D.铝制品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实质是表面生成了致密氧化膜起保护作用6.关于铁与稀硫酸的反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硫酸铁和氢气B.属于置换反应C.溶液变浅绿色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7.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A.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C.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有机化合物D.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78.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2019年10月18日至27日在湖北武汉举行。本届军运会火炬传递以“共享友谊、同筑和平”为主题,以“创军人荣耀、筑世界和平”为口号。火炬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分子结构模型如图),下列关于丙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丙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B.丙烷分子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C.一个丙烷分子中含有26个质子D.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89.下列操作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水中B.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制成干冰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二氧化碳熄灭燃着的木条10.下列对一些现象或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架在高处的铝制电线夏季比冬季长,说明分子之间的距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矿石粉碎,说明分子可以再分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因为水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D.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因为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1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2.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验满氧气D.过氧化氢制取氧气13.小明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两个氮分子:2N2;②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③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Mg;④两个亚铁离子:2Fe3+;⑤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g;⑥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Mg2+.其中,正确的是A.②④⑤B.①④⑤C.①③⑤D.①⑤⑥14.加热一段时间的碳酸钙剩余固体,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6%,则剩余固体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A.25%B.30%C.40%D.50%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A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