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玄武区十三中学集团科利华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碘酒B.茶兀C.蒸馏水D.葡萄糖注射液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中正确的是()A.用100mL量筒量取8.2mL水B.收集CO2气体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分离出水中的二氧化锰3.“绿色能源”是当今人类理想的能源,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A.石油B.潮汐能C.太阳能D.风能4.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A.原子结构模型B.物质分类模型C.氮气的分子模型D.空气组成模型5.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能导致火灾的原因是()。A.提供可燃物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提供氧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6.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0m86反应后质量/g4待测282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待测”数值一定为2g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7D.该反应可能是铜与氧气的反应7.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N2和CO2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过氧化氢溶液C.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水和碳酸饮料8.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中的水沸腾起来,而纸船却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A.水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分解B.纸船不是可燃物C.纸船没有和氧气接触D.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9.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食物腐烂C.葡萄酿酒D.蜡烛燃烧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成立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有相同的元素,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B.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所以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可以燃烧C.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都是离子11.将25克甲物质跟5克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有10克甲,11克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B、C、D。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A+B═C+2DB.A+2B═2C+DC.A+2B═C+2DD.2A+B═2C+D12.溶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5gNaCl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一定增大C.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D.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一化学兴趣小组打算在实验室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炼铁模拟实验并检验部分物质性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无水硫酸铜可以吸收水分)(1)请指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2)装置A、C中发生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分别为A_____。C_____。(3)装置D、E中实验现象分别为D_____。E_____。(4)F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G导管处需进行尾气处理,目的是_____。(6)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_____t。14.为了探究蜡烛(主要含C、H、O元素)燃烧后的产物,利用多功能传感器进行有关量的测量,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结束后,铝板表面有黑色固体颗粒,同时传感器采得实验前后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相对湿度O2含量CO2含量CO含量0点燃前48.4%18.7%0.058%0.0182%熄灭后71.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