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化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物质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油分馏B.煤的干馏C.铁制品生锈D.食物腐烂2.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A.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CO2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CO难溶于水C.用途:固体CO2可用做制冷剂、人工降雨等;CO是最清洁的能源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加剧;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3.下列对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水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B.地球上总储水量很大,但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很少C.海水是一种混合物,约含有80多种化学元素D.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B.水生动植物在水中能生存说明水中含有氧元素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5.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不是化合物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6.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B.过氧化氢能分解出氧气,是因为过氧化氢中含有氧气分子C.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因为水受热后水分子数目增多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在阳光下分子运动速率变快7.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甲:对比两试管中铁钉生锈情况,说明铁生锈要与氧气接触B.乙: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C.丙:对比铜片上红磷和水中白磷燃烧情况,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D.丁:对比碘在水和汽油中溶解的现象,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8.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烤炭火时,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B.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活泼C.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CO2、SO2和NO排放所致D.木炭与石墨都能与CuO反应,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相同9.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灭火B.做化工原料C.制干冰D.温室中用做肥料10.打火机是常用的点火工具,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打火机的制作材料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B.打着火后,铁制挡风罩没有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C.松开开关即可熄灭火焰,其灭火原理与森林着火时设置隔离带的灭火原理相同D.燃料丁烷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属于化石燃料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道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B.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24g镁和32g氧气反应,可生成56g氧化镁12.关于配制60克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该量取60.00mL蒸馏水B.将配制好的溶液存放在广口瓶中C.配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