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北城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中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A.原子核体积很小B.原子核带正电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2.“尾气催化转换器”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B.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C.反应前后原子的物质的量不变D.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个数不变3.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CO②2NH3③2N④⑤⑥2H+⑦SO2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④⑥D.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4.地壳中元素含量居于第二位的是()A.OB.ClC.ND.Si5.以下是某同学用8mL蒸馏水稀释浓硫酸的操作过程,其中有错误的环节是A.向10mL量筒中加水接近8mLB..再用滴管滴加水至8mLC.读取水的体积数D.稀释浓硫酸6.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里的水占容器的总体积1/4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的压强减小,水从烧杯进入容器D.红磷一燃烧完,就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7.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A.氢气燃烧—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B.氧气液化—分子体积变小C.酒精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D.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8.氧烛是用于缺氧下自救的化学氧源,其主要成分是NaC1O3,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放出氧气,主要反应原理为2NaClO3=2NaCl+3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NaC1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5A.氧烛是一种纯净物,不属于氧化物C.运输氧烛时应避免剧烈撞击D.氧烛产生氧气的反应是分解反应9.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B.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杆最先变黑D.实验4烧杯的内壁有水雾生成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倾倒液体C.称量固体.D.过滤11.不显电性的一组是()A.质子中子电子B.原子核原子分子C.中子电子原子D.中子原子分子12.如图所示,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2Fe+3CO2B.b处发生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D.尾气用燃着的酒精灯将其点燃,或备用气球收集起来13.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N;②Fe2+;③Cu;④P2O5;⑤Fe3+;⑥NaCl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14.十一黄金周,小明外出旅游拍到了四张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上发生的景象没有涉及化学变化,这张照片应该是()A.树叶变枯B.高山流水C.缤纷焰火D.枫叶变红1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蒸发B.稀释浓硫酸C.点燃酒精灯D.检查装置气密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所示为用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