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名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物质的用途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对应的是()选项物质的性质A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炼铁B铜有导电性可做电线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D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铝制作耐腐蚀的窗框A.AB.BC.CD.D2.下列物质的使用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用明矾对水进行杀菌消毒B.用碱液清洗水垢C.用生石灰和水作为“自热米饭”的热源D.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石墨能导电,可作电极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作干燥剂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4.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有单质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5.向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没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含有AgB.滤渣中一定含有CuC.滤液中一定含有AgNO3D.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Cu(NO3)2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钉生锈B.冰雪融化C.香水挥发D.氮气液化7.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A.鸡蛋清7.6-8.0B.葡萄汁3.5-4.5C.番茄汁4.0-4.4D.苹果汁2.9-3.38.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N2B.CO2C.O2D.CO9.实验室中进行如下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实验时不用限量B.外焰加热盛满过氧化氢的试管C.节约用水,用过的试管洗一次即可D.制取气体,检查气密性后再加药品10.从化学视角分析下列行为或做法,正确的是()A.在炭炉旁放置一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B.杜绝食用含有化学物质的食品C.将铅笔芯粉末放入生锈的锁孔,有利于开锁D.夜间家用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泄漏部位11.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下列情景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彩旗飘扬B.礼炮轰鸣C.歌声嘹亮D.气球升空12.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B.水结冰后总体积不变C.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生活中通过活性炭吸附、过滤可以使硬水软化13.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瓶内气体A.分子体积变小B.分子质量变小C.分子数目减少D.分子间隔变小14.为控制指尖上的雾霾,我国首个全国性的“禁烟令”正呼之欲出。香烟烟雾中,92%为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氰酸及氨等;8%为颗粒物,这些颗粒物统称焦油,内含尼古丁、多环芳香羟、苯并芘及β﹣萘胺等,已被证实的致癌物质约40余种。其中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CO有毒,是因为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液对氧气的输送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C.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都是CO的物理性质D.在室内点煤炉,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15.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和理解相符合的是()A.2NO2------------表示2个二氧化氮分子B.2H2------------表示4个氢原子C.Al3+------------表示+3价的铝元素D.和化学性质相似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在化学上可以从性质、组成、净化等角度去认识水。(1)水能与许多物质反应,水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2)在如图电解水装置中,a是电源___极,气体②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写1条即可);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组成的。(3)常用的净水剂有___(写1种),其作用是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向盛有20g碳酸钙粉末的烧杯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烧杯中碳酸钙的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