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学校化学九上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实验过程经常伴随着一些实验现象的发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里燃烧:产生蓝色火焰且有水雾生成B.洁净的铁钉放在稀硫酸中:产生气泡且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C.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黑色粉末逐渐变红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在下图所示装置中,有四支充满不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拔开塞子时,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A.B.C.D.3.武广高速全程都是无缝铁轨。无缝铁轨不可能一次成型,它是在铺设时将短轨通过高温反应:焊接而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是()A.B.C.D.4.分析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MnO2加速了KClO3的分解,所以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化学反应B.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C.硝酸钾溶于水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所以硝酸铵溶于水温度也没有明显变化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5.下列说法合理的有①凡是不纯的氢气在空气中点燃都会引起爆炸②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③因为有了温室效应,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才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温度④向100g双氧水(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5gMnO2,充分反应至无气泡产生,滤出MnO2固体后称量剩余物质的质量为97.2g,则该双氧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8%A.1个B.2个C.3个D.4个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B.铁锈与稀盐酸反应溶液变成浅绿色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碳还原氧化铜有铜生成7.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应符合客观事实B.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用“↑”标注C.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只要不是在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均要注明条件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9.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3B.属于金属元素C.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D.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锂离子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等11.在一密闭容器中加人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CD反应前质量/g1228反应后质量/g6421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C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反应中B、D质量变化之比为1:412.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人类生活生产离不开金属。(1)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展示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式武器,它们广泛地使用合金而不用纯金属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一条即可)(2)驿城区老河乡盛产香菇,青少年食用香菇可以补充生长发育过程所需的“铁”,“铁”指的是_________(填“原子”、“离子”、“元素”)。(3)近年流行的“自热火锅”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自热火锅”主要由食物和发热包(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铁粉、碳酸钠等)组成。①生石灰用作发热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发热原理________。②铁粉常用作发热剂,它可以与氧气和水反应最终生成氢氧化铁,写出该化学方程式:________。(4)下图为某同学在实验室模拟工业上炼铁的原理。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