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含硫的煤不完全燃烧时,排放出污染环境的气体是()A.只有COB.CO和C.只有D.和2.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匹配的是实验现象实验操作A.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干燥纸花变成红色B.常温下,将CO通过装有CuO的玻璃管黑色粉末变为红色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D.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硬水、软水的试管中,振荡装硬水的试管中产生的泡沫多A.AB.BC.CD.D3.甲醚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轻微的醚香味,它与液化石油气的物理性质很相似。可做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甲醚完全燃烧的反应可表示为:C2HxO+yO22CO2+3H2O,其中x,y的数值分别是A.6、3B.6、6C.5、7D.3、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B.CO、CO2都能致人死亡,所以它们都是有毒的气体C.化学变化中都伴随着放出能量的现象D.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5.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A.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B.森林着火,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C.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实验方法6.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A检验一瓶O2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鉴别H2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C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将白磷放入80℃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D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将Fe和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A.AB.BC.CD.D()7.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表述错误的是A.都含有氧分子B.可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它们C.都含有氧元素D.常温下均为气体,密度都比空气大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9.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B.熄灭酒精灯C.检查气密性D.连接仪器10.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混合物中一定含不同种分子②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③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④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不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⑤无论是吸入的空气还是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都是氮气;⑥质子数相同的两种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②⑤⑥C.①③⑥D.③④⑤11.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A.塞紧橡胶塞B.铁丝在O2中燃烧C.闻气体的气味D.称量NaCl质量12.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13.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认识错误的是A.微粒观: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B.变化观:氧化铁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属铁C.元素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D.守恒观:2gH2与2gO2完全反应生成4gH2O14.下图所示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验证氧气是否收集满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5.生活处处有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果榨成果汁B.豆浆变酸C.蔗糖溶于水D.汽油挥发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二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