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八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错误的()A.读出液体体积B.闻气体的气味C.检查装置气密性D.加热液体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高锰酸钾B.二氧化碳C.空气D.过氧化氢3.钙、铁、锌、碘等元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缺钙易患贫血B.微量元素的摄入越多越好C.人体缺铁易患骨质疏松症D.人体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4.如图所示,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瓶中,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不变,红墨水右移D.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5.如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A.液氧B.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C.硫酸铜D.冰水混合物6.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8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g7.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A.微粒的大小:分子>原子B.地壳中元素的含量:Al<FeC.分子间空隙:水蒸气>冰D.双氧水加二氧化锰产生氧气后,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反应前<反应后8.下列符号中,能表示一个原子、一种元素、一种物质的是()A.HB.N2C.COD.Fe9.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10.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合理使用农药、化肥B.工业用水循环使用C.用洗菜的水冲厕所D.大量开采地下水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所以是混合物C.检验氢气纯度时,听到声音很小则表面氢气较纯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水,也可以说明水的组成1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过滤C.加热液体D.连接仪器13.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悬挂物不反应),则弹簧秤读数()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14.区分下列物质,括号中所用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A.食盐水与蒸馏水(蒸发)B.二氧化锰和木炭粉(看颜色)C.氧气和二氧化碳(闻气味)D.食盐与蔗糖(水)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氢氧化钠B.移走蒸发皿C.取液后持拿滴管D.稀释浓硫酸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现有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2)如果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属于_____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_____。(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控制在250℃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错误。②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控制在250℃加热一段时间,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③实验结束后,发现水槽内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字母)A氧气溶于水后形成的B水槽内的水就是紫红色的C管口没有棉花,高锰酸钾粉末通过导管进入水槽中(3)如果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①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③收集较纯净氧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