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区育才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结合生产实际,下列行动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大量开发地下水,缓解水资源紧缺B.为减少塑料污染,把废弃塑料露天焚烧C.为方便出行,提倡多开私家车D.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缓解温室效应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阳离子B.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C.分子、原子、离子均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能再分3.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的更快—分子运动加快B.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体积变大C.过氧化氢可分解—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D.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4.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用醋B.酱油C.液氧D.空气5.下列实验中,描述的现象不正确的是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粉末B.甲烷燃烧时,罩在火焰上方的冷而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生成了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D.用CO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铜丝能被剪断,是因为许多铜原子被一剪两半。B.空气中各成分混合均匀,是空气中各种粒子不断运动的结果C.滴有酒精的密封塑料袋受热后鼓起,是酒精分子间隔受热后变大D.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是因为温度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7.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B鉴别H2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干冷的烧杯C除去CO2中少量CO将混合气体点燃鉴别5%的过氧化氢(H2O2)溶液和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液体中是否有气DH2O泡A.AB.BC.CD.D8.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9.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药品B.倾倒液体C.给液体加热D.检查气密性10.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豆腐B.面条C.苹果D.米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2)厨房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立即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好酒不怕巷子深”这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将少量某塑料样品在密闭容器中与足量的O2反应,生成了CO2和H2O,由此可知该塑料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5)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稀土元素T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Tm的判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原子的质子数为69②属于金属元素③原子的中子数为69④相对原子质量为168.9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1)关闭K1,打开K2,如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写出B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2)在B中另加入不同的液体和固体试剂,关闭K2,打开K1,发现A中蜡烛燃烧更旺,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并解释蜡烛燃烧更旺的原因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广阔。(1)海水“晒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这是一种古老而至今仍广泛沿用的方法。海水“晒盐”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