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中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的用途及其依据的性质均正确的是A.金刚石用于制造钻石——金刚石硬度大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石墨是一种能导电的金属C.氮气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D.液氧用作火箭的燃料——液氧具有可燃性2.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②中溶液是饱和洛液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3.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①②③④⑤A.③⑤B.①④C.①②D.④⑤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D.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燃烧的酒精灯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6.下列描述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铜是紫红色固体B.酒精易挥发C.木炭有可燃性D.水在4℃时密度最大7.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化学性质相等⑥Na+比Na稳定A.①④⑤B.①③⑤⑥C.①④⑤⑥D.②③④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B.装入固体粉末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9.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C.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氮气D.用二氧化锰溶液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10.有a、b两组质量相等的两份药品,a组是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b组是纯净的氯酸钾,将药品分别加热,则收集到氧气的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B.C.D.11.“毒鼠强”(化学式C4H8N4S2O4)是一种剧毒物质,下列有关它的成分叙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25个原子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6C.该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N:S:O=2:4:2:1:4D.该物质是由碳、氢、氮、硫、氧五种元素组成的12.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B.死灰复燃C.百炼成钢D.火上浇油A.滴水成冰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常温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1)A中固体逐渐减少,发生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C中有气泡,溶液颜色________.14.如图为实验室利用铜粉探究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硬质玻璃管内的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所得结果与理论值存在一定的误差,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15.利用以下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实验I中,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____(填“a”或“b”)。(2)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________。(3)实验Ⅱ中,为了验证生成的气体,试剂X的名称是________。(4)实验Ⅲ中,在仪器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仪器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16.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1)写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结束实验时,要先将导管撤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_____。(3)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通过长颈漏斗加入的药品是_____若用燃着的木条放瓶口,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