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通州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9年中国是世界环境日主办国。其主题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主题,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为了保护环境,你认为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①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代替燃煤②合理使用化肥、农药③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④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⑤控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A.只有②③④⑤B.只有①③④⑤C.只有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2.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方法A二氧化碳少量一氧化碳点燃B氯化钙溶液稀盐酸加过量碳酸钙,过滤C铜氧化铜空气中灼烧D碳酸钙二氧化锰加水溶解,过滤A.AB.BC.CD.D3.人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如果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下图中能表示水分子的是A.B.C.D.4.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都是混合物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降温5.2017年5月9日,我国发布了四种人造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115号镆元素的“镆”取自古代剑名“镆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镆属于非金属元B.镆原子中的质子数为288C.镆原子中的中子数为173D.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8g6.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烧碱与纯碱—加酚酞试剂B.稀硫酸与稀盐酸—加氯化钡溶液C.氮气与氧气—加澄清石灰水D.氯化钙与熟石灰—加入稀盐酸7.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A.碳酸钙固体B.氢氧化钠溶液C.氢气D.稀盐酸溶液8.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B.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9.乙醇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CO2和H2O。依据下表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物质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应前质6.68.8000量/g反应后质206.65.4a量/gA.表中的a值为1.4B.在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一定相等C.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4D.生成的CO和CO2分子个数比为1:31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A.为了提高效率,工业废水直接排放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实现垃圾资源化C.使用太阳能路灯,既节能又环保D.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尾气排放1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黄铜(铜锌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B.可以用洗洁精溶解油污C.可以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D.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O2和CO212.根据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B.“真金不怕火来炼”是因为金的熔点很高C.玻璃、聚酯塑料都是透明材料D.进入菜窖要先检验窖内CO2浓度是否有害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A、B、C三个集气瓶分别充满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按照下图进行实验,其中A、B中是燃烧的蜡烛,C中是白磷。(1)A瓶中燃着的蜡烛变得十分明亮,则A中的气体是_____。(2)B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则B瓶中的气体是_____,由此可说明该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3)C瓶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14.回答下列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的有关问题。(1)图A中试管夹的作用是_____。(2)指出图B中的错误操作是_____。(3)图C、D是某同学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在称量和量取两个操作步骤中出现的情况。①如图C所示:在称量氯化钠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右,则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至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