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句容市崇明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道尔顿提出分子论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铱、铕等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闻气体气味C.过滤D.检查气密性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D.称取氯化钠4.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有关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中,镁带要经打磨,用坩埚钳夹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要把红热的木炭迅速放入集气瓶底部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要铺一层细沙,并在通风厨内进行5.下列为了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A.废旧电池集中处理B.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C.加高工厂排放废气的烟囱D.大力推广使用化石燃料6.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A.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PM2.5B.化合物:一氧化碳、金刚石C.混合物:空气、大理石D.化石燃料:煤、木材7.下列做法符合操作规范的是()A.过滤时,为加快过滤的速度,可用玻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B.为了节约药品,可将实验用剩的药品倒回原试剂瓶中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量可占试管容积的1/3-2/3D.称量时,用镊子取放砝码8.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B.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D.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原子的种类都没有改变9.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梁平城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变化,但测得目前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是PM2.5.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①地面建筑产生大量粉尘②太阳能热水③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④燃烧天燃气⑤燃煤取暖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10.以下实验方法的归纳,正确的是()A.给玻璃仪器加热时,均应垫上石棉网B.过滤时,将待过滤的混合物直接倒入漏斗中C.取用液体药品可用滴管吸取,也可直接倾倒D.用剩下的药品一定要放回原瓶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过滤12.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通过如图装置吸收或验证该反应得到的气体产物,其说法错误的是()A.①中装有氧化钙固体,可吸收气体产物中的水蒸气B.②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C.③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碳D.③中尾气进行点燃,可防止尾气造成污染13.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没有改变C.该反应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D.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产生氧气的反应14.下列物质的检验或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A.除去CO2中少量CO——点燃B.鉴别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C.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铵——用水D.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在足量的空气中灼烧15.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完成如下实验。(1)纸花变为红色的实验有________(填实验序号)。(2)实验1的作用是________。(3)能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