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姜堰区张甸初级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对化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生成红色固体B.电解水时连接负极一端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D.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2.如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读出液体的体积D.液体的取用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C.将水通电分解一段时间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4.草酸(H2C2O4)在一定条件下受热会发生分解,某同学对分解产物的可能组合进行了以下猜想:①H2、CO②H2、CO2③H2O、CO2④H2O、CO2、CO。根据你的推理,在这些猜想中不可能成立的是()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5.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危机,部分民众曾抢购碘盐,其实,正常食用量不能预防核辐射。碘盐是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KIO3)。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A.+2价B.+3价C.+5价D.+1价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放出热量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7.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B.钢铁生锈C.汽油挥发D.冰雪融化8.将SO2和O2两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黑色小球表示硫原子,白色小球表示氧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C.反应中所涉及的物质均为化合物D.反应结束时,氧气还有剩余9.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B.C.D.10.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三条都正确的选项是()A物质构成B实验操作①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或离①排水法收集气体结束:先将导管移出子水面后熄灭酒精灯②空气、液氧、双氧水中都含有氧分子②可燃性气体燃烧:先检验纯度后点燃③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③称量一定质量药品:先加药品后加砝码C性质与用途D物质鉴别①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①鉴别空气、氧气﹣用燃着的小木条②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做燃料②鉴别过氧化氢、水﹣用二氧化锰③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色素和异③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味A.AB.BC.CD.D11.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A.N2B.HeC.OD.2Fe12.空气中能使食物变质的气体主要是()A.稀有气体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13.下列“不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在一定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不一定生成碳酸②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③带正电的微粒不一定是阳离子④物质在燃烧时不一定产生火焰,灭火时不一定要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14.某种含氟(F)牙膏中有一种化学药物的化学式为Na2FPO3,已知F为﹣1价,则P元素的化合价为A.+5B.+3C.+1D.﹣315.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有关二氧化锰说法正确的是()A.不加二氧化锰,加热氯酸钾不能产生氧气B.能增加氧气的产量C.加快产生氧气的速率,增加氧气的产量D.加快产生氧气的速率,氧气的产量不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面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①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将燃着的红磷立即伸入盛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现象是_______,该实验要求红磷过量的目的是:______②燃烧结束后,集气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