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宜兴市屺亭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B.氧气可用于抢救病人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D.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2.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B.+1C.+2D.+53.下列各组生活中常见物质,按混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海水、干冰B.冰水、水银C.食醋、黄铜D.石油、金刚石4.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ABCD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用酒精灯加热一定将水通电电解一段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中加入H2O2溶液量KMnO4固体时间加稀盐酸A.AB.BC.CD.D5.将25克甲物质跟5克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有10克甲,11克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B、C、D。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A+B═C+2DB.A+2B═2C+DC.A+2B═C+2DD.2A+B═2C+D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往试管内加粉末状药品C.稀释浓硫酸D.测定溶液pH7.现有A、B、C三种物质各15g,充分反应后生成D物质30g,此时C已完全反应,若再加入C物质5g,A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A.3:2B.3:1C.1:1D.2:38.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能量变化B环境保护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时吸热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出热量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C数字含义D资源利用Fe2+: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SO3: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直接燃烧煤会对空气造成污染A.AB.BC.CD.D9.为了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观察到试管①中的液体呈蓝色,试管②中有气泡冒出。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结果如图乙所示。有关图乙烧杯内混合物中的固体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中最多有两种物质B.若固体中有锌,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C.若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D.若溶液呈蓝色,则固体中可能有两种物质10.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C60B.氯化钠C.铜D.蒸馏水11.下图呈现的是钾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些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19B.它是非金属元素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39D.相对原子质量是191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白光,生成二氧化碳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氯化锌ZnClB.硫酸钙CaSO4C.氢氧化钾KOHD.氧化镁MgO14.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法中,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木炭和二氧化锰在空气中灼烧B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闻气味C除去氮气中的氧气通过红热的碳层D除去CO2气体中的CO点燃A.AB.BC.CD.D15.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A.可燃性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爆炸B.夜间发现天然气泄漏时,关闭天然气阀门,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严禁一切火星及明火C.所处火灾现场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迅速逃离D.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下列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其中相对较好的方法是__.(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4)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5)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