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宿迁市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镨用于玻璃染色、陶瓷上釉,和钕一起制造透镜等,如图是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镨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59B.镨原子质量为140.9C.镨原子中粒子总数为200D.镨元素是非金属元素2.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蜡烛燃烧C.食物变质D.铁打生锈3.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D.闻气味4.2018年10月,南通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为了使南通这座江风海韵森林城变得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下列做法应该禁止的是()A.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B.加强对烟花爆竹燃放管理C.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放置D.鼓励对旧金属回收再利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生成有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6.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物质的是()A.Mg2+B.HC.O2D.Fe7.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绳锯木断B.滴水成冰C.死灰复燃D.聚沙成塔8.下列操作或现象与解释不一致的选项是()选项操作或现象解释A.给篮球充气微粒间有间隔B.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水分子是有质量的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A.AB.BC.CD.D9.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对如图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都是化合物B.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C.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10.下列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11.对O、O2-两种粒子的判断,错误的是A.核电荷数相同B.化学性质相同C.质量几乎相同D.都属于氧元素12.下列符号中,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NB.2HC.O2D.Fe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用如图所示实验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1)实验1中,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2)实验2中,能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的现象是________。14.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①装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④收集气体⑤加热。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应先_____再_____,以防试管炸裂。(3)通过查阅资料,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如果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15.如图所示,将滴在酚酞溶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提示:酚酞退氨水变红色)(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A仪器的名称是_____。(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16.某校学生在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她将带火星的某种材质小木条插入盛满氧气氧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取出吹灭后,再次将将带火星木条插入,发现小木条又能复燃,多次重复上述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