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前黄实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已知NiFe2O4中Ni为+2价,则Fe的化合价为A.+1B.+2C.+3D.+4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碘几乎不溶于水,却可以溶解在汽油中,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B.医用酒精中的溶剂是酒精,碘酒中的溶剂也是酒精C.洗涤剂能去除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D.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例如硝酸铵溶于水后,温度升高3.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制作石器B.烧制陶瓷C.粮食酿酒D.使用火药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④⑤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③④①②⑤D.②①④③⑤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6.小明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了一套发生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若无纺布包内药品为大理石,利用该装置可制二氧化碳C.利用该装置制氧气,液体试剂为双氧水D.利用该装置制氧气,无纺布包内二氧化锰越多,生成氧气就越多7.有水生成的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可能是()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④D.②③8.每年四月柳州全城紫荆花盛开,美丽龙城吸引八方游客前来赏花。我们经过紫荆花旁,可以闻到淡淡的花香,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B.分子很小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隔9.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溶液。加入锌粉的质量与洗涤、干燥后的固体质量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B.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Cu(NO3)2C.若原混合液中含有硝酸铝,则反应前后溶液质量仍相等D.反应中溶液的质量先变小后变大,但反应前后溶液质量仍相等10.下列关于“物质一用途一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一火箭发射一助燃剂B.氮气一食品防腐一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干冰一制冷剂一升华后气体密度大于空气D.稀有气体一霓虹灯一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11.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变了C.生成物的每个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D.参加反应的和的个数比为1∶1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属于化学变化B.石油分馏后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化学变化C.用石灰浆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发生了化学变化D.干冰升华是化学变化13.把A、B、C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A、B表面有气泡产生,C无变化;把B加入A的硫酸盐溶液中,B表面析出A。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高到低为A.ABCB.BACC.CBAD.ACB1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物C.水电解产生氧气和氢气,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所以D.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15.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B.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bC.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D.图中d原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到下列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来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