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的质量很小2.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3.“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则X的化学式是()A.Na2OB.NaClC.NaHD.NaClO24.我国纪念2016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B.可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受污染水中的有毒可溶性苯C.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经处理后达标排放D.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5.“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气源,其主要成分为NaClO3,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化学反应后,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主要反应原理为NaClO3→NaCl+O2。一根氧烛大约可以供10个人呼吸10小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氧烛”可广泛用于航空等领域A.组成“氧烛”的材料是一种纯净物C.“氧烛”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分解反应D.运输“氧烛”时应避免其受到撞击6.电解水的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A.B.C.D.7.下列发生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苹果腐烂B.榨取果汁C.食物腐烂D.金属生锈8.在广东紫金县发生的违规排污事件引起的铅污染已经造成多人血铅超标.符号“Pb”不能表示的是()A.铅元素B.金属铅C.一个铅原子D.一个铅分子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0.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B.镁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用于制作照明弹C.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用作化学肥料D.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可用于制汽水11.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12.用w型玻璃管进行如下微型实验:先对a处物质加热使之燃烧,然后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并始终控制液体不进入a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实验过程中能看到木炭燃烧,冒白烟B.该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C.推入过氧化氢溶液后,要对准二氧化锰处加热才能产生氧气D.本实验可以得出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的结论13.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氯化铵B.盐酸C.氧化镁D.氢氧化铝14.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硒元素(Se)的化合价为B.+3C.+4D.+5A.+21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质量符合下图变化规律的是A.产生氧气的质量B.反应前后钾元素的质量C.高锰酸钾的质量D.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请你仔细观察蜡烛及其燃烧实验,思考后填写以下空白:(1)由图1可知,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