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出行多乘交通工具B.生活中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C.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D.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2.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如果滤液显蓝色,则滤渣中可能没有CuB.如果滤渣只含一种金属,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三种C.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两种D.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3.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元素观:水、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微粒观: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氯离子和钠离子C.转化观:铁和四氧化三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守恒观:2g镁和10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12g氧化镁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配平化学方程式可以改变化学式中各组成元素右下角的数字C.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是不能拆开的D.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生成物是固体,所以在只要生成物是固体就必须标↓5.下列图像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图①表示木炭和氧化铜混合物反应前后试管内固体的质量变化B.图②表示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质量变化C.图③表示KMnO4加热过程中锰元素在剩余固体中的质量分数变化D.图④表示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在烧杯内反应前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化6.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放出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对X、Y、Z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X>Y>ZB.Y>X>ZC.X>Z>YD.无法判断7.下列实验过程中与图象描述不相符的是()A.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1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金属锌B.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稀硫酸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D.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8.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蒸馏水B.橙汁C.液氧D.汞9.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发生了化学变化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使温室效应加剧,属于空气污染物10.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蒸馏B.石油分馏C.爆炸D.燃烧11.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收集一瓶氧气B.干燥氧气C.检验二氧化碳D.验满二氧化碳12.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图2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3B.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C.铝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D.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影响铝元素的化学性质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用如图装置研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1)将硫酸铜溶液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2)倒入硫酸铜溶液前后,天平始终平衡,其原因是______。(3)实验后,将锥形瓶中的固体过滤、洗涤、烘干...